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让“房颤”不再迈向“中风”!——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左心耳封堵术”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9/6/19 13:59:00 点击:-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以上。房颤主要并发症是脑卒中及心力衰竭,通常房颤并不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但房颤产生的血栓脱落导致中风往往带来极大的危害。

目前,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与上海九院心内科合作,开展“左心耳封堵术”;左心耳封堵器能够有效地预防房颤并发脑卒中,可安全、有效预防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在特殊心耳形态、残余漏、封堵成功率方面有应用优势,为长期持续性房颤病人带来了福音。

三医心内科刘福颂主任介绍说,左心耳是房颤血栓的“老巢”,非瓣膜病房颤导致中风的血栓90%来源于自左心耳。这种血栓往往比较大,随着心脏的搏动,血栓会从左心耳中跑出来。跑到了大脑里就变成了脑中风,轻则导致偏瘫致残,重则致命。

目前治疗房颤引起的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是服用抗凝药,服药过程漫长而且作用局限,无论是华法林还是新型抗凝药,大约21-28%的患者会因药物不良反应出血等并发症而停药。且华法令容易与食物发生相互作用,需要频繁抽血检测“凝血指标”来调整剂量,十分繁琐,患者的依从性差。而左心耳封堵术(LAAC)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时在房颤患者大腿根部血管穿刺并插入导管,进入心脏后精确定位,在左心耳入口处释放一个外表覆有膜的草莓形封堵器,封堵住左心耳,从而消除了左心耳形成血栓的隐患,达到预防脑中风的目的。手术一般在45-60分钟内完成。

左心耳封堵术后,就不需要在长期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大大降低了抗凝药物导致的出血风险(尤其是致命性的脑出血)。也为对抗凝药物具有禁忌证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标签:三医   房颤   左心耳封堵术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