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坐月子”是中国独有的一种习俗,流传至今,已深深烙入国人心里,可以追溯至西汉,称为“月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当然也保留了许多经典习俗:不能沾凉水、不能洗澡刷牙、不能吹风、要多喝红糖水,多吃鸡蛋……
而今,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普及,又出现了另一种极端声音:打破陈旧规矩,月子没有禁忌,做新时代的新妈妈,我们不坐月子!
这样真的好吗?
听医生来说关于“坐月子”的“那些事”!
传统意义是从生产的第一天到孩子满月的一个月内,而现代医学无此概念,但并不是说产妇等同于常人,医学上把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称产褥期,一般为6周。这个非常时期关系到产妇的全身,特别是生殖系统的复旧,乳汁的分泌,各种产褥感染的预防,对女人的一生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时期。
一、吃什么?不吃什么?
婆婆、妈妈:当然是小米粥,红糖鸡蛋,老母鸡汤喽!不能吃凉的,不能吃辣的,不能吃油炸的,不加盐的汤菜下奶,宝宝吃了不上火。老祖宗传下来的还能有错?
新妈妈:忍不了,我要吃水果、冰激凌,我一天不喝咖啡没法过,最好享受个炸串!
医生说——
小米粥很养胃呀,鸡蛋也是很优质的蛋白质,但不能只吃这些。饮食要多样化,鸡蛋一天最多两个,否则加重肾脏负担;红糖,一直被认为那是坐月子的大补神器,其实它和白糖就是加工方式不同颜色不一样而已,多食无益!
饮食上,产后最初几天,身体各系统包括胃肠功能没有完全恢复,又加上分娩消耗,虚弱无力,此时不要开启鸡鱼肉蛋大补模式,要以好消化软食为主,如:米粥,面食,牛奶,新鲜蔬菜,少量肉类等;可少食多餐,搭配各种温水洗净的水果;另外,饮食中可以酌情少加盐,利于体能的恢复。
度过这两天,宝妈们体力恢复,食欲增加,最关键的是通过前几天宝宝吸吮,乳腺管通畅了。这时再进补鲫鱼汤,鸡汤,蹄膀黄豆汤之类的,当大量乳汁来到的时候才不怕乳腺管阻塞,诱发乳腺炎。
咖啡、啤酒之类的新妈妈就忍忍吧,也不建议吃易过敏的食物,一旦过敏,自己受罪不说还牵扯到用药期间哺乳的问题。至于辛辣的油炸饮食要视个人喜好,原则上没有禁忌,但从健康角度出发也不要多吃!
二、关于“洗刷刷”的不休争论
婆婆妈妈:洗澡、洗头、刷牙……那可不行!坚持一个月幸福一辈子!
新妈妈:一个月不洗澡不洗头要发臭,做不到呀!!
医生说——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家里的条件,24小时热水,想要多少温度自己说了算!产后本来就有褥汗,皮脂腺分泌旺盛,清洁沐浴去除汗液细菌很重要。做好防护,洗头洗澡是可以的。
平产后一周,剖宫产后十天左右用防水贴保护好切口都可以淋浴了!不刷牙、不梳头之类的奇葩事如今也少了,毕竟,宝宝也需要一个香喷喷的干净妈妈。
三、空调吹不吹?
婆婆妈妈:吹空调会头疼,骨头缝都疼,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新妈妈:妈,我要热死了,受不了,宝宝都起痱子啦。
医生说——冬天还好,到盛夏时分,这个问题是宝妈们最头疼的事,回答是“可以的”!只是吹空调要注意:
1、空调风不能直吹产妇和宝宝,扇叶往上打,要循环室内空气。
2、温度控制到26到28度,不要和外界温差太大。
3、不要24小时在空调房,预防“空调病”。
4、不要一下子进到空调房,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四、月子里要运动吗?
婆婆妈妈:不能动,吃好了就休息,静养对身体好。
新妈妈:我不要一身赘肉!我要运动减肥!
医生说——月子期间不能久卧,要适当运动,产妇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轻者下肢静脉血栓,重者栓子脱落危机生命!所以要适量下床活动,但避免提重物等大动作,尝试做柔和的产后瑜伽帮助你快速恢复身材。
五、做好“避孕”防护
这点,医生和婆婆妈妈同样的叮嘱: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恢复期,产后恶露的排出约持续3周或者更长时间干净,胎盘剥离后的创面也需要慢慢修复,新妈妈们,过了产褥期再说吧!
◆关于坐月子这点事对与错,不能一概而论,理解奶奶妈妈的爱,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源远流长的。
◆总之,科学的饮食,合理的运动,良好规律的作息,还有最最重要的愉快的心情,都会帮助到妈妈们做一个健健康康、舒舒服服的月子!
标签:健康 坐月子 “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