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医学超声技术的普及,超声引导临床操作技术也到飞速发展。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与超声医学科朱玉召主任团队在此领域迈出新的一步。
患者褚大爷因突发腹痛,发热1天来我院就诊,诊断为胆道结石并胆囊炎,诱发重症胰腺炎,入院时已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状态。当时情况极为危重,不允许进行普通麻醉手术治疗,随后收入重症医学科(ICU),经多学科会诊后决定进行胆囊穿刺引流术,超声科赵贤慧医生与重症医学科医师合作,床旁超声引导迅速完成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术后患者发热、休克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无独有偶,徐女士患糖尿病史10余年,反复寒战,发热2天,到附近医院抗感染治疗没有效果。随后来到我院就诊,CT提示肝脓肿伴气性坏疽。来院就诊时徐女士已出现意识障碍,血压下降表现,因CT提示脓肿腔紧靠膈肌,如行CT引导下穿刺极易穿破肺脏及膈肌,导致气胸或脓肿扩散。这时,超声引导再显优势,朱玉召主任采取30°斜切面引导穿刺,成功避开肺脏及膈肌,穿刺引流成功后患者感染症状很快得到控制。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术(PTGD),是在超声图像的实时引导下,穿刺针经皮经肝胆囊床入路穿入胆囊,再将外引流管置入,进而达到胆道内胆汁外引流的治疗效果。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不宜手术切除的危重急性胆囊炎患者,穿刺准确性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短。PTGD可使这些患者度过危险期等待择期行ERCP术或胆囊切除。
超声引导较CT引导临床操作有更大的优势,它可以实时、重复、多角度评估病变组织及周围结构,引导穿刺针避开肝内血管及胆管,减少穿刺并发症及失败率。
随着超声诊断及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往认为超声“禁区”的人体组织已经被逐渐突破。重症医学科与超声医学科合作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置鼻肠管技术:以往置入鼻肠管多以“盲置”或胃镜引导两种方式进行,两种方式各有不足,前者成功率低,依靠胃肠蠕动多难以到达预定位置;后者费时,患者耐受差,经济负担重。现在有了超声引导下置鼻肠管技术,就像有了“导航仪”,可以实时、精准引导小肠管到达预定位置,患者无痛,经济负担小,床旁即可完成。
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各项医疗技术在不断创新,全面推行多学科会诊制度,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不断提高临床疑难重症患者的治愈率,满足周边百姓的就医需求。
- 上一篇: 因为责任 所以珍爱——青岛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专科护士陈荣华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