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女,汉族,41岁,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我院急诊科科护士长,2000年8月参加工作,从事急诊护理工作19年,2013年6月担任急诊科副护士长,2016年3月担任急诊科科护士长。青岛护理学会灾害护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预防医学会中毒与临床急病防治分会急诊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她是一名优秀的护士
她在2000年考入我院,分配到了急诊科,开始了她迄今为止19年的急诊护士生涯。凭着一颗善良、豁达的心,兢兢业业、忠贞不渝的工作,她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一名优秀护士,不唱高调,脚踏实地的在平凡中坚守。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坚持用感恩的心,勤劳的手践行一名党员护士的誓言。
急诊科危重病人不断,抢救时,总少不了她的身影。胸外心脏按压最费力气的抢救她总是抢着做,毫无抢救价值的病人她不介意延时抢救,只为呵护家属受伤的心灵,她愿意辛苦付出,用行动证明自己对生命的敬畏。有突发事件发生,不管是否深夜随叫随到,有困难总是冲锋在前,2003年的非典,她主动请缨参加“抗非”一线,也在这一年她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从此以后她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禽流感”、“甲流”她依然坚守到一线。她从来没“脏”“累”二字。有的是“认真”与“坚韧”。
“想病人所想,帮病人所需”,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落到实处,有一次小夜班急诊来了十几名误服亚硝酸盐的患者,其中有几名孩子,病人出现了口唇青紫的症状,此时人手严重不足,一个环节不到位都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命,她没有任何的推诿主动承担现场急救的指挥任务,安排洗胃,请求支援,建立静脉通路,测量生命体征,就在抢救工作有序进行的时候,抢救间里传来了孩子的哭闹声,原来其中一个小女孩儿因为催吐的不适,拒绝洗胃,小女孩儿的父母为了孩子停止了自己的洗胃,焦急而无奈的哄着孩子,小女孩儿只是哭就是不配合。妈妈着急的也陪着哭,此时的洗胃需争分夺秒,她没有犹豫,安排孩子的父母继续洗胃,自己接过满脸鼻涕的孩子,在抢救间的一角轻声的哄着孩子“阿姨只要轻轻地一下,你把吃的东西吐出来就不会给你打针”。在她的左哄右骗中,孩子顺利的完成了洗胃,可没有人知道,因为孩子的不会配合,她的裤脚和一只鞋子里全是孩子的呕吐物。没有时间清理,第一时间用药至关重要,她坚持着不适,带着疲惫,和同事一起为每一个患者都做上治疗。鞋子悄悄的放进垃圾桶,冷水冲冲脚,走到时候不忘看看那个被她哄骗的小女孩儿,看到她安静的输液,她欣慰的走了。她失信于她,却无悔与她。半夜到家时,等待她的是熟睡的孩子和沙发上等睡的老公。
她顾大家,舍小家,有一年儿童流感、手足口病高发,急诊科输液大厅人满为患,每天情景用“只能看到绿色的衣帽,看不到护士的容貌”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只有加班加点才能缓解当时的输液压力,她的儿子那年4岁,同样没有幸免,体温三十九度八、四十度高烧不退,她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只是叮嘱家人怎样给孩子吃药,怎样降温,连续三天公婆待不住了,把孩子带到了医院。在看到当时急诊输液大厅的情景时,本该埋怨的话没有出口,只是告知孩子的病情没有好转。她看着输液的长队和等待输液的家属焦急与期盼的眼神,她选择了留下,让公婆自己带着孩子到门诊看病,直到下班回家。孩子的一声“妈妈”,抱着她的脖子久久不撒手,她笑着抱着孩子,愧疚的泪水偷偷在孩子的衣服上蹭掉。
她是一名吃苦耐劳的爱心护士长
2013年她走上了管理岗位,新的岗位赋予她新的挑战,新的责任,她关心体贴护士的生活,把姐妹们当成自己的亲姐妹,只要有困难找到她 ,她总会像超人一样为你解决难题,从来没有一句怨言。让每位护士在群体中有归属感、亲切感,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使急诊科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2016-2017年科室进入生育高峰期,全科47名护士生育20多个孩子,在喜悦的同时也给科室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她没有退缩,哪个病区人手不够,她就把自己留到哪个病区,一天十几小时的工作已成为家产便饭,她以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带着全科姐妹们顺利完成了工作,并无一例差错事故。
她的爱心不分富贵与贫贱,急诊科不定期有无名氏入院,有的精神异常无法交流,有的因为呆傻找不到家,有的甚至是流浪者。她从不嫌弃他们身上的污垢、异味,主动与他们交流,积极联系亲属,并自掏腰包为他们准备三餐,有的在急诊待五六天,她每餐不落,她的口袋除了笔和本之外,总会习惯性的装上几十块钱,以备不时之需。在生活中,她还向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救济和帮助弱者,走进养老院看望老人,多年来每年坚持资助2名“春雷女童”,她以她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她爱她的护士,工作中严格,生活中体贴,把休息让给别人,自己带头值班,每年除夕、大年初一科室都有她的身影。急诊科经常有急救任务,她总是随叫随到,有时人员紧缺,她总是挺身而出,不论白天黑夜,不分班内班外,她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她把个人的得失抛在脑后,全身心的投入到急诊工作中。
她和科室护士利用业余时间掌握急诊科各种抢救器材的使用,为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组织全科护士每星期进行业务学习,并请相关科室专家来科进行专科疾病知识讲座,开展各项急救技术训练(院前急救、除颤术、心肺复苏术、洗胃术、急救四大技术、大批伤员来院时的抢救流程),在8小时以外时间,经常可以见到急诊科示教室灯火通明,那都是她带领团队为了更好地为伤病员服务而苦练技术,为大批量伤员的急救,增强应急反应能力,提高抢救效率。为突发事件的救治保驾护航。
她带领团队医护相互扶助,齐心协力,在服务和业务能力方面共同进步,参与志愿服务,参加青岛市第五届“健康杯”急诊急救技能大赛,全市35支代表队,105名选手中赵晓龙、王珊珊、尚田田分别获得个人一等奖、二等奖、23名及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青岛市第六届“健康杯”急诊急救技能大赛获得团队三等奖,全院护理竞赛中急诊科两支年轻代表队分别取得了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他们获得了“共青团员先锋岗” “最美劳动者团队” “青岛市C类重点学科”“青岛市院前急救先进集体”“医院先进集体”“病人满意度测评优胜科室”等多项荣誉称号。在青岛卫计委进行的年度急诊质控检查、烧伤质控检查、创伤中心质控检查中,均获得质控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2018年她的团队顺利完成1542人次的危重病人抢救,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三人以上)89批次,救治472人,院前出车5000余次,出色完成了43起医疗保障任务,特别在山东省第24届运动会医疗保障任务中,受到医务组的表扬。同年科室顺利通过了国家级胸痛中心评审工作(青岛市第二家),使急诊科在青岛市和山东省均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同时参与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的建设,缩短了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时间,确保急危重创伤病人预后及生活质量。
不忘初心,在平凡中坚守对职业的忠诚和热爱。她本人也多次被授予优秀护士、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自身修养不断提高,结合自身工作在各级期刊发表论文6篇,参与编著一部,个人专利正在申请中。为了病人,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用爱心呵护生命和伤痛。
不忘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时刻心怀“敬畏之心”,坚持“今日事,今日毕”的工作理念。因为她一直坚信“一个今天大于无数个明天”
标签:榜样 急诊科护士长 陈静
- 上一篇: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护肤品可以放在冰箱吗?不是所有的都能放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