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青岛市口腔医院完成了从建院初期的艰苦创业,到晋升三甲的跨越式发展;从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建立学科发展联合体,到与国外知名院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从开创性建立口腔健康教育基地,到牵头推进青岛市两大口腔市办实事项目;从成为全国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到入选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优秀案例……青岛市口腔医院已历练成为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
而立之后,青岛市口腔医院又以此为新起点,制定了“着力提升医院内涵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安全、可及的医疗服务”战略目标,为完成医改规划、助力健康青岛砥砺前行。
技术创新,强化医院内涵建设
本着大专科、小综合的思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青岛市口腔医院已形成专业设置齐全,特色专科明显的发展格局。
医院在不配合儿童全麻下治疗、种植牙即刻种植修复、心电监护微创拔牙、CAD/CAM技术、无痛舒适治疗、牙髓尖周病治疗、牙颌畸形矫治、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黏膜病,牙齿敏感专科门诊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医院还率先引进3D全瓷修复技术,填补了青岛市口腔数字化修复的技术空白,实现了义齿“立等可取”。成立市首家口腔美学工作室,为多学科协作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平台,建立复杂病例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模式,开展前期牙美学修复、咬合重建、隐形矫治、美学区种植修复、亚洲美学手术等。
同时,医院不断加快口腔诊疗技术同国际接轨的步伐,引进开展水激光治疗技术,广泛应用错颌畸形的隐形矫治,根管显微镜、CAD/CAM等运用技术日臻完善。
改善服务,做到患者心坎里
医院成立改善服务督导小组,由院领导亲自带队,定期进行服务专项督导,行政后勤科室服务前置,把节假日行政值班地点转移到门诊大厅。及时调整公示大厅专家和医生的出诊、停诊信息,让患者一目了然。制作了“医患沟通册”,让患者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诊前诊后的效果和诊疗费用。实时监测门诊流量,明确节点服务规范,逐步实现节点服务零投诉。
预约回访中心提供8线路不间断语音咨询服务,实现一键转接科室功能,极大方便了患者咨询、就诊。为方便老年人和其他特殊群体,提供7天之内的专家及普通号预约和取消服务,预约系统与“一号通”系统有机结合,医生可通过“一号通”识别和区分患者电话预约信息,提前做好接诊准备。通过短信平台和电话回访相结合的方式,全年回访患者70000余人次,满意度为99.9%。全年发放调查问卷6000余份,满意度99%以上。2017年,青岛市口腔医院就荣获了“全国推进预约服务示范医院”的光荣称号。
防治结合,时刻不忘公益担当
有序推进市办实事公益项目。牵头做好全市窝沟封闭任务和质量核查工作,截止10月底,全市已完成学生检查人数80654人,项目受益人数79462人,总体覆盖率达94.76%。牵头实施低保老年人免费义齿修复项目,截至10月底,全市共计完成300余人镶牙工作,11月底已完成全年目标。
牵头启动岛城首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是我市第一次系统性、标准化地准确掌握全市10个区市,900百万人口的口腔健康状况。此次调查在青岛市乃至山东省口腔医学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通过本次流调数据,能够为青岛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准确依据,为青岛市制定居民健康规划提供重要参考,可以有针对性指导群众提高口腔保健意识,同时为地市级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宝贵的实战经验。
科研筑基,打开广阔发展空间
医院统筹推进学科建设,加大科研工作投入力度,优化学科团队的组织结构,着力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医院制定学科发展5年规划,鼓励申报各项课题,投资数百万元建成中心实验室,购置图书管理软件及配套设备,建立软硬件支撑的科学研究平台。开展学术培训会、基金申请项目评审会,邀请国内知名教授进行科研指导。遴选学科带头人,加强对外的学科合作和人员培训工作,派出12名医务人员前往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进修学习,选派6名骨干医生远赴美国学习。继续保持与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牙科学院、北卡罗来纳大学牙科学院保持合作关系,以优异成绩荣获青岛市政府国际合作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出台政策,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舞台,今年引进市、局级人才2名,招聘博士、硕士17名。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公立医疗机构,青岛市口腔医院将继续以保障全民口腔保健为己任,在创建“患者信任,行业领先,职工满意的一流口腔医院”的同时,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服务性,做好岛城市民的口腔保健服务,守护口腔健康,促进全身健康。
标签:口腔人 助力 健康
- 上一篇: 青岛市口腔医院:口腔健康,自强不“吸”——吸烟对口腔危害知多少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