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希望与喜悦,可是偶然间发现孩子肩颈部出现肿块,而且脑袋总是偏向一侧,家长忧心忡忡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先天性肌性斜颈。那么什么是小儿肌性斜颈,又该如何治疗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儿保科主任徐晓云的说法。
一、什么是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小儿头向患侧倾斜,脸面部、下颌部朝向健侧,并且患侧面部及眼睛常伴有发育不良的一种先天性颈部畸形疾患。临床治疗时应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斜颈。如:骨性或眼性疾患所造成的斜颈。
二、小儿肌性斜颈病理机制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病理机制为多种因素所致胸锁乳突肌间质增生、纤维化挛缩变性,形成条索状挛缩变硬或呈多棱形硬肿块,使病变部位血管变得细小,造成患侧脸面部、眼睛等发育不良而变小,严重者后期可伴一侧肩高一侧肩低,颈椎或上胸椎有代偿性脊柱侧弯。
三、小儿肌性斜颈的常见类型
1.肿块型:
(1)卵圆形肿块型,在临床上多数患儿肿块位于患侧胸锁乳突肌的中下段,且肿块大小不一,大者约6×5 cm ,轮廓清晰,不需触摸;小的1.5×1 cm,需要触摸方知,肿块质地较硬,其形状为卵圆形。这种常较容易被患儿家长所发现。
(2)条索状肿块型,在临床上患儿肿块不明显,但胸锁乳突肌变粗而短,可摸及到条索状包块。这种多在小儿4、5个月以后才被发现。
2.非肿块型:
患侧胸锁乳突肌轻度痉挛,无肿块,头部畸形,下颌斜向健侧,患侧颜面小于正常颜面,头部活动受限。这种多在小儿3、4个月以后直立竖抱时才被发现。
四、如何诊断小儿肌性斜颈
(1)出生后发现一侧胸锁乳突肌上有软骨样的包块,肌肉变短,失去弹性;
(2)头向患侧偏斜,下颌部指向健侧;
(3)严重时面部发育不对称,患侧面部和颅骨均较健侧为小,双眼裂水平不对称。
(4)彩色超声波检查:彩色超声波显像患侧胸锁乳突肌增粗、增厚,或可探及肌性肿块,回声增高或减低。
(5)除外其他疾患所致的斜颈。如:颈椎先天性畸形(半椎体、先天性短颈),颈椎损伤(骨折或旋转性半脱位),锁骨产伤骨折,炎性病变(扁桃体炎、颈淋巴腺结核、颈椎结核)引起胸锁乳突肌痉挛,自发性颈椎半脱位,视力障碍引起头部倾斜等。
(6)必要时,拍颈椎X线片以明确诊断。
五、如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
治疗宜舒筋活血、软坚散结,矫正畸形。
(一)推拿治疗
(二)中药外敷
(三)颈部功能锻炼法
患儿会趴时,在家中可做颈部肌肉功能锻炼操:患儿趴在床上,在小儿患侧头上方悬挂一玩具,使小儿向患侧头斜上方看,依此锻炼小儿患侧颈、肩、背部的肌肉组织。可每天短时多次锻炼。
(四)其他治疗
1.封闭治疗
2.针灸治疗
3.手术治疗
徐晓云 主治医师
青岛医学会儿科分会会员,从事儿科临床和儿童保健工作10余年,擅长儿科各种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疾病、营养性贫血、佝偻病、各种营养素缺乏、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的诊疗。
标签:儿保科 了解 小儿肌性斜颈
- 上一篇: 青岛市口腔医院召开2019年安全生产部署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