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有这样一所被称为“特殊世界”的医院,她虽没有绚丽的装扮,却拥有穿越岁月的沧桑和厚重,她虽没有宏大的规模,却被病人和家属称为“心灵的港湾”。她,就是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2018年,是中心建院六十周年,我们将迎来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日,这是让全体精卫人兴奋和期待的日子。今天,我们回顾医院发展历史,重温六十年的发展历程。
回眸甲子
院区变迁
1958年11月
创建于崂山县大崂观,称青岛市精神病医院
大崂观旧址
全体医务人员在大崂观门前合影留念
1962年12月
迁址四方东安路9号,原青岛市运输公司技工学校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医院
上世纪七十年代住院楼
上世纪七十年代病房楼
1998年
市政府12件大事之一,新精神科病房门诊综合大楼奠基
1999年12月
新建病房门诊启用
现在,干净整洁的诊疗环境
门诊大楼
青岛市心理咨询中心
在全省率先创建老年病房
心理医院
历届院领导
韩复先,1959-1973任院长、书记
纪怀仁,1974-1983年任院长、书记
黄岱东,1984-1991任书记
李青迪,1984-1995年任院长
刘新本,1991-1995年任书记
刘同起,1995-1996任书记
刘同顺,1997-2003年任院长
李玉龙,1997-2006任书记
刘 宏,2003-2006任院长
逄淑涛,2006-2012年任院长、书记
王春霞,自2012年至今任院长(2012-2017任书记)
孙顺昌,2017-至今任书记
1958年11月,创建于崂山县大崂观,称青岛市精神病医院
1962年12月,迁址四方区东安路9号
1991年07月,加挂青岛市心理卫生专科医院
1991年11月,加挂青岛医学院教学医院
1994年03月,加挂青岛市第七人民医院
2000年01月,青岛市精神病院更名为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2003年06月,成立青岛市心理咨询中心
2005年10月,成立青岛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2006年12月,成立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司法鉴定所
2007年01月,加挂济宁医学院教学医院
2007年10月,批准成立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院
2007年11月,建立青岛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
2010年12月,成立山东省首家“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
2011年5月, 建立青岛市红十字心理健康公益讲堂
2012年10月,成立青岛市“心桥”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
2013年3月, 建立“青岛市巾帼心理维权基地”
2014年6月,举办第七届全国副省级城市精神卫生工作研讨会
2014年6月,“精神卫生”被确定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公共卫生领域)
2015年3月,“精神科”被确定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2015年4月,被评为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
2016年10月,青岛市精神卫生区域性医联体成立
2016年10月,成立山东省首家心理健康查体中心
2017年9月,成立“青岛市互联网+精神卫生集团”
2017年10月,成立“山东半岛精神心理联盟”
2017年11月,与青岛大学联合成立了青岛大学心理卫生研究所
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医院现占地26.92亩,建筑面积17473.71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 15171.89平方米;编制床位700张,设有临床科室12个,精神科专家门诊3个,老年、失眠、焦虑抑郁、儿少精神科门诊各1个,精神科普通门诊(含急诊)1个,另设心理咨询门诊5个;现有职工47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43人,中级职称105人,初级职称256人,并配备了一支医疗技术水平高、业务素质好的专业队伍;是青岛各市区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指导中心、青岛医学院教学医院、山东省精神医学三大临床、科研、教学基地之一,承担我省三分之一地区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工作;是集临床、社会、康复、司法精神病学及医学心理等多学科防治、教研于一体的精神卫生中心。我院连续6年荣获山东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3年荣获青岛市卫生系统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优秀单位称号,各项业务指标在山东半岛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再续华章
六十年的沧桑巨变,铸就了精卫今日的辉煌。现在,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已发展成为青岛地区规模最大的市级精神专科医院,六十年来,院区建设的一张张图纸见证了医院的阔步发展,目睹了一代代精卫人的将梦想变为现实的坚持与拼搏,这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挣扎着、痛苦着,只为最后那一刻的完美蜕变。目前,根据国家新的医改政策和区域卫生规划要求,我院将在红岛经济区规划建设新医院,一期规划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床位将达1300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院将实现跨越式的腾飞。
- 上一篇: 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肿瘤防治研究院在市中心(肿瘤)医院揭牌成立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