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绽放在超强辐射下的紫色“玫瑰”,居然美的如此惊艳……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8/8/8 9:36:00 点击:-

凌晨一点,“午夜惊铃”突然响起。

“快来吧有心梗”!

于是,黑暗中有人从床上挺身而起,快速穿好衣服,形单影只穿行于无人的街道……

听来是不是很恐怖?但这不是惊悚片,而是一个介入室护士的日常夜听班。

“5+2”、“白+黑”模式

睡梦中电话响了:“快来吧有心梗”!凌晨一点,当大家都在熟睡的时候,我们穿着40多斤的铅衣在争分夺秒、紧张有序地抢救心梗患者,虽然很累,但是当支架成功放入、血管再通、患者生命体征慢慢平稳的时候,我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悬着的心也放下了,这时感觉再累也值得!因为我们又挽救了一个生命!挽救了一个家......

写下这段话的,是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介入室护士长李飞。她说当夜手术顺利结束后,她返回家中,虽很累,可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再难入眠,便随手记录下了当时的心情。

已经记不清多少次了,从自己成为一名介入室的护士开始,这样的场景便已成为家常便饭,甚至一晚还会重复几次到科里抢救。除了夜晚会随时接到这种连环紧急救命call,节假日也要随叫随到,对于这种全天候随时待命工作方式,她们称之为“5+2”、“白+黑”模式。

“虽然是周末,但是多拖一天患者就多疼一天,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介入室人员真正做到了“5+2”、“白+黑”,随叫随到,看到患者刚进门时痛苦的表情,术后伴随着患者一声声的谢谢把她送回病房,尽管我们也很疲惫,但是我们很高兴!这就是所谓的累并快乐着吧”……

周末,当别人正跟家人悠然地享受假日时光,介入室的护士们却枕戈待旦,做到24小时无缝隙随时等候召唤。累并快乐着!想必只有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人,才能达到如此境界吧!从李飞护士长的朋友圈里,我们看到了作为一名介入室护士,那种对患者的病痛感同身受,对救治成功的喜悦与满足。

坐在楼道里的男孩

▲坐在楼道里的男孩

在华灯初上的夜晚,你若在医院楼道里看到有个小男孩,独自一人在安安静静地看着书,大概会心生奇怪,这是谁家孩子?天这么晚了,这孩子怎么还不回家呢?

其实,小男孩名叫乐乐,他是在等待手术中的妈妈!他有一个介入室当护士的妈妈,因此,这样的等待已不足为奇。

说起自己的妈妈

小小的他有一肚子话想说

......

记忆里的妈妈一直有点胖,她时不时喊着自己要减肥,也曾爬过山,跑过步,蹬过车,可结局令人有点失望,她还是有点胖。算了算了,不忍心说她了,因为妈妈总是那么忙。

妈妈时不时的食言,让我有点沮丧,但妈妈一点点增加的白发又让我有点心伤,“如果妈妈不加那么多班就好了,”我没有一天不这么想。

夏天的时候,妈妈加班,会塞给我几块钱,买上一根冰棍,我绕着医院走了一圈又一圈。无聊的时候,我找过树上的知了,也数过地上的蚂蚁,时间又慢又长;天冷的时候,妈妈加班,会塞给我车钥匙,让我到车里背背单词取取暖,看到其他被妈妈牵着手带回家的孩子,我觉得很羡慕。车窗外的万家灯火,也曾让我感到很迷茫。很多次饿着肚子,等着妈妈的饭,很多次独自坐着陌生的车,心里还有点慌,甚至有几次在最爱的烤肉店门口,绝望的跟着妈妈回了医院......

当然,那些惊心动魄的抢救,妈妈也会对我讲,她说得很平静,我听得很澎湃。偶尔我们也会一起探讨生命的意义。妈妈告诉我,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都值得倾尽全力为之一搏,我好像理解又好像不理解。

等我长得和妈妈一样高,也许我就懂了,我这样安慰自己。

我很好奇妈妈身上铅衣的分量,直到有一天自己偷偷用手掂量了掂量,终于明白妈妈铅衣下,总是湿透的脊梁。

现在的我终于快长大了,马上要上中学了。我阳光自信,独立乐观,不再为错过的美食耿耿于怀,也不再为独自度过的那些时光感到焦躁孤单。我有时会帮着妈妈打扫卫生,面对她的糊弄也变得很坦然,我为妈妈的工作感到骄傲,甚至心里偷偷盘算着以后也要好好学习,救死扶伤,像妈妈一样。

介入室的晶晶阿姨会偷偷教我解剖学的知识,我也会用心的听她讲。我学会了自己煎牛排,煮馄饨,一个人回家,一个人游泳,一个人去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假装把自己搞得很充实很忙。

其实我心里一直有个小希望,在小学的最后这个夏天,妈妈也许会记起很久之前承诺过我的,带我到遥远的地方看一看,在我长大之前......

 

这是一篇写在乐乐日记里的文章,李飞看后心里五味杂陈。儿子慢慢长大了,虽然能真正陪伴他的时间很少很少,甚至一直失约,都没有带他出过远门,让儿子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但年纪小小的儿子却非常体谅,甚至很多时候还担负起照顾妈妈的任务,这让李飞有心酸,也有欣慰。

因此,当很多人顺应当前的“二胎潮”,迎接二宝到来时,李飞说,介入室的护士们几乎都不考虑这个问题了。因为辐射原因,介入医护人员至少要避“线”三个月到半年,而且也实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全身心地照顾到孩子。对大宝的歉疚已无从弥补,还是不要让这种遗憾延续给二宝了。

所谓“有所得必有所失”吧!当她们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挽救回别人的生命,或许她们就会失去一个新的小生命到来的机会吧。

寒冬中的一席温暖

▲电褥子的故事

去年冬天刚做过心脏介入手术的李阿姨,会定期前来医院复查心脏情况,每每提及那次手术,李阿姨都会对医生们的高超医术赞不绝口,而最让她念念不忘的,是介入室护士们的细致周到。

“大姨,做手术的时候别紧张啊,有什么不舒服您就告诉我们。这个手术很简单,就是跟您左手上打这个留置针一样,我们就是准备起来麻烦,可能需要10分钟左右的时间,因为我们对无菌要求严格,所以我们得按照大手术的标准准备。做检查的时候你别随便动,放松行了……”

李阿姨至今都记得,在介入室的手术台上,有个叫“晶晶”的护士,握着她的手柔声细语地耐心安抚她,让她紧张着的心情慢慢得到了缓解。

“嗯嗯好,嫚,你这样一说我就没有那么紧张了,昨天晚上我吓得一夜没睡好。你跟我这样说说就好多了,心里踏实。嫚,你以前是不是在十楼上班?我认识你,我原来在十楼住院就是你负责我,你现在戴着口罩,我还不太敢认,但一听声音就确定是,听着真舒坦。”

这一声充满浓厚青岛方言气息的“嫚”,让李晶晶觉得好亲切。

“您还记得我呀,我都来这好几年了,我在这儿,您就更要放心了,跟在病房一样,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啊。”李晶晶心里很欣慰,能被几年前护理过的病患记得,也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认可。

“有你在,我放心!”放下心里负担的李阿姨眉开眼笑……

在医护们的默契配合下,介入手术顺利结束了。当众人把李阿姨移到手术平车上时,她顿时感觉身体被融融温暖包围了,一点儿凉意也没有。正当她对此诧异时,护士笑着告诉她,为使做完手术的病人避免着凉,她们在手术平车上放上了一床电褥子,等手术快要结束时,她们会将其插上电进行预热,这样手术结束的病人就可以躺在温暖舒适的被窝里了!

护士一番话,李阿姨瞬间觉得,自己不但身上暖洋洋的,心里更是暖意盈盈。这虽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流露着护士对病患莫大的体贴与爱心,李阿姨被介入室这帮细致体贴的护士深深感动了。

在寒冬中,在脆弱时,任谁,都会被这一席温暖感动!

在学习与创作的路上乐此不疲

▲大学自习室?

当你去介入中心,看到一本本人体血管的解剖图谱,一摞摞介入知识的学习笔记,你也许会怀疑:难道是自己不小心走进了大学自习室?

没错,这里就是介入中心的办公室,而这些学习装备,是介入室的护士利用手术的空余时间,在武装自己的头脑的,以便对手术进程做到心中有数。当别人在热议时下流行的服饰妆容,那些脑血管走向、心血管布局、介入学基础等知识,却是介入室护士们手术之外经常讨论的内容。

护士长李飞说,她们已经将心血管部分的内容学完,现正在攻克脑血管部分的知识。面对她们的一本本学习笔记,一个个标准的构图,想必你也跟我一样,会感到不可思议,这哪儿是学习笔记,简直就是艺术作品。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看到她们学习笔记的人,都会被她们这股认真劲儿所折服。李飞笑称,当看到护士们学习笔记中的血管走向图,才发觉原来当护士都有当美术老师的潜质。

事实上,她们的潜质远不止如此,当你看到她们自行设计制作的介入物品专用置物架,你会发现,她们还有着当设计师的潜质......

在介入室手术间门口的旁边,有一个琳琅满目的置物架,上面整整齐齐、丛丛叠叠地放满介入手术所专用的物品,看上去都觉取用方便,一目了然。

看似一个简单的支架车,却凝聚了介入室护士们的汗水与心血。从最初的到上级医院“取经”,到根据自己科室需求特点进行构思;从最初的画图设计,到后来的制作摆放,她们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一个“私人订制”的置物架成功面世了。

看着它,如同欣赏自己一个精心抚育的宝宝,让护士长李飞感慨万千......

“患者生死攸关之际,我们与时间赛跑,从点滴做起,下面我们自己设计的斜面可移动支架车,有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治疗时把它推到伸手可及的范围内,术中所用耗材伸手即来!真正做到了分秒必争,虽然只是一辆车,但是从想法到设计图再到实物,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我们的汗水、心血!体现了我们科‘一切为了患者的安全,为了患者一切的安全’的科训!”

作为护士长,李飞由衷感到欣慰,姐妹们以科为家,从每一位需要救治的病人,到每一个精心改良的器械物品,她们无不倾注全部的心血与精力。在介入室护士们心里,“生命高于一切”,为了病人的生命安全,每一个细节都会考虑周全都不容忽视。

强辐下的“女汉子”

身穿40多斤重的铅衣,平均四五个小时的站立,每天手术暴露在强如几百次X光片的辐射下......

几百次X光片的辐射强度?!

是的,您没看错!介入室的护士每次做手术,都会受到非常强烈的辐射。为手术中显影,医护人员全程暴露在X射线的照射范围内,工作四五个小时,就相当于连续拍了几百张X光片。在这个谈“辐射”色变的时代,她们就这样不可避免地遭受着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伤害。

虽然身着40多斤重的铅衣,也只是使身体关键部位得到一定的保护,但手术操作时,医护的双手、小腿以及头部都暴露在射线下。可以说,这是她们在用自己的健康为代价,在换取病人生命的一线生机。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各科医生们轮番上阵,病人也是换了一个又一个,只有她们,始终会坚守在介入室这块阵地上,随时迎接战斗号角的吹响。让介入室护士们感到欣慰的是,神经内科和心内科的手术医生们个个技艺高超,动作娴熟,骨科、普外科血管介入等团队的医生也都非常麻利,因此,每一场战斗虽紧张激烈,但彼此间配合非常舒心默契!

有人形容介入室的护士简直个个都是“女汉子”,抗压能力超强。其实,她们中也有着娇小瘦弱的体型,甚至多年劳损的颈腰腿痛;她们也是丈夫眼中千娇百媚的妻子,是父母心里爱不释手的掌上明珠。一到科室,瞬间会化身为坚不可摧的“钢铁侠”。

介入室护士李晶晶突发“髋关节炎”,大腿关节处疼痛、肿胀、甚至不敢活动,医生建议在家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可看到科里人手不足,她硬是凭着一股拼劲,每天到科室坚持上班。不能久站,她就坐着,甚至连给自己输注点滴的时间都不放过,还要空出一只手来清点抢救物品。

面对这个一瘸一拐坚持上班的瘦弱女子,护士长李飞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一忙起来,也根本顾不上照顾她,甚至有时候,李晶晶会拖着病痛的身体去科里接送病人,看得病人家属都心疼不已......

“感谢我的工作伙伴,带病坚持工作,正是因为你们这种“感恩、知足、不计较、坚持”的精神,即使工作再苦再累我们依然微笑着面对患者,高质量的配合手术大夫,拯救了无数患者生命!”

护士长李飞写下这段话时,心里既心疼又感动。介入室里有三名护士,都是那种淳朴实在的女子,手术多时,她们几个往往连轴转,上完白班接着加班,回家还要随时听班,可从未听到她们抱怨一句。在这样一个高素质团队里,让李飞觉得自己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李晶晶护士患关节炎时,也正是科里最忙最累的一段时间,每次下班,她们的腿就跟灌了铅一样沉重,可是想想自己经过辛苦劳累拯救的生命,她们心里还是感到无比欣慰!

铅衣玫瑰,你竟美的如此惊艳……

▲你像天使一样美

“躲不开射线的包围,悄悄带走千娇百媚,岁月匆匆如流水,你仍像天使一样美。一袭厚重的铅衣,沉沉压弯了我的脊背,转过身去勇敢面对,生与死前不容说后退……”

都说,介入室的护士就是盛开在强辐射中的“铅衣玫瑰”。她们辛劳,面对患者却总是和风细雨,笑容满面;她们柔弱,却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重任,而勇往直前。这首描写介入室护士的《铅衣玫瑰》歌曲,道出了护士们工作中的苦辣酸甜,让人看着心疼,也满怀敬佩!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致敬这些盛开在超强射线中的铅衣玫瑰们,相信她们在经年累月中,在栉风沐雨后,定会缤纷绽放,芳香四溢。

标签: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   辐射   职责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