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关注】3种内分泌疾病你了解吗?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8/7/17 12:40:00 点击:-

A——表现

痛风多见于中年男性,痛风发生有年轻化趋势。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0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多数患者发作前无明显征兆,或仅有疲乏、全身不适和关节刺痛等,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和恶心等全身症状。

2、间歇发作期

患者的受累关节一般从下肢向上肢、从远端小关节向大关节发展,出现指、腕和肘等关节受累,少数患者可影响到肩、髋、骶髂、胸锁或脊柱关节。

3、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主要表现为持续关节肿痛、压痛、畸形及功能障碍。慢性期症状相对缓和,但也可有急性发作。

B——病因

痛风是多原因的,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的基本属遗传性,继发性痛风继发于某些先天性代谢紊乱疾病。

1、原发性痛风:

多有遗传性,临床上有痛风家族史者占10%~20%。尿酸生成过多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中占10%。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但应排除肾脏器质性疾病。

2、继发性痛风:

指继发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一种临床表现,也可因某些药物所致。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计数增多症、溶血性贫血和癌症等可导致细胞的增殖加速。恶性肿瘤在肿瘤的放化疗后引起细胞大量破坏,核酸转换也增加,导致尿酸产生增多。

C——治疗措施

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耐心长期服药是成功治疗的不二法门。

如果服用降尿酸药物一段时间之后,因痛风不再发作而停药,痛风会不定时再度发作!无症状之高尿酸血症大多不需要服药,但应找出其基本原因,并可使用饮食疗法降低尿酸以及预防痛风发作。如果曾经发作过就要积极开始治疗 ! 如果有过关节炎发作,就要开始﹝低嘌呤﹞食物控制,之后若是再有发作,就要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这样一来既可使痛风不会再发作,更可避免痛风并发症的产生。 即使现在不痛还是要长期服药,因为根据观察没有治疗的痛风患者,几乎都会得到痛风石,虽然痛风石大部分时间不会疼痛,但它对关节的破坏是持续在进行。

D——饮食方面

痛风病的饮食调理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饮食

控制食量,保持理想的体重。

增加富含碳水化合物比例

比如米饭、面食等,有利于促进尿酸的排出。

2、摄入蛋白质

按每公斤体重1克的比例摄入蛋白质,蛋白质的提供者以蛋奶为主,肉类应煮沸后去汤食用。  

3、少吃盐多喝水

每天摄入盐量最佳为2~5克。每日饮水要保证2~3千

4、禁酒精

过度饮酒会导致体内酒精含量过高,尤其是啤酒中富含嘌呤成分,会有更大的痛风病危险。

5、禁食辛辣刺激食物

如有刺激性的调味品和浓茶、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食物。

6、禁食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比如动物内脏、骨髓、发酵食物、豆类、海产品、肉汤、火腿、扁豆。植物性食物中的干豆、菜花、菠菜等也含有嘌呤成分,因此要限制食用。

7、多吃低嘌呤或者无嘌呤的食物

比如大米、馒头、面包、奶制品、蛋、奶、水果、干果、胡萝卜、芹菜、卷心菜、黄瓜、茄子、西红柿、土豆等。

常见内分泌疾病——骨质疏松

A——表现

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之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

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经济负责,并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

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骨质疏松的症状表现为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

B——病因

01、特发性(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02、继发性

内分泌性: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

妊娠、哺乳。

营养性: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

遗传性: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

肝脏病。

肾脏病:慢性肾炎血液透析。

药物:皮质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

废用性: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太空飞行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骨萎缩、伤后骨萎缩等。

胃肠性:吸收不良胃切除。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ast-Cell病等。

其他原因: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

C——预防及治疗

01、运动

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的多活动。

02、营养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欧美学者们主张钙摄入量成人为800~1000mg,绝经后妇女每天 1000~1500mg,65岁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钙的摄入量为1500mg/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400~800U/天。

03、预防摔跤

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以减少髋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04、药物治疗

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二磷酸盐,这些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对骨形成的作用特别小。用于治疗和阻止骨质疏松症发展的药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等;第二类为促进骨性成药,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等。

05、外科治疗

只有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以后,才需外科治疗。

常见内分泌疾病——多尿

A——表现

每天24小时排尿多于2500ml称为多尿,常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尿表现为烦渴多饮,排低比重尿时见于尿崩症。多尿伴有多饮多食和消瘦见于糖尿病。多尿伴有高血压,低血钾和周期性麻痹见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多尿伴有酸中毒,骨痛和肌麻痹见于肾小管性酸中毒。少尿数天后出现多尿可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恢复期。多尿伴神经症症状可能为精神性多饮。

B——病因

多尿的病因可以分为三大类。

1、内分泌与代谢疾病,会引起尿崩症和糖尿病等因为血糖过高造成的疾病。

2、肾脏疾病引起人体的多尿,见于慢性肾衰竭的早期,此时以夜尿量增加为其特点。

3、溶质性多尿,治疗时会用到甘露醇等利尿药物,则多尿更显著。

C——治疗措施

1、查找原因,如睡前少喝水;晚餐尽量不喝汤或不喝稀饭,尽量避免下午或睡前静脉输液等。

2、服利尿剂时,应在早晨一次性服用。

3、不要过多饮酒,因为饮酒过多可造成前列腺和会阴部局部充血,会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

4、服用药物方面,要慎用颠茄、阿托品、普鲁本辛等药物,因为这类药物能削弱膀胱肌肉的收缩能力,引起排尿困难。

5、去除病因,如及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慢性肾盂肾炎、膀胱、尿道的炎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

D——饮食方面

1、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补给充足的维生素;

2、多食补脾益肾的食物;

3、补充钾元素丰富的食物。

标签: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   内分泌   饮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