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指每到冬天气候寒冷季节发作或加重的某些疾病,在夏天缓解期进行治疗。妇科疾病中与受寒或者体质虚寒有关的疾病也属“冬病”。运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治疗妇科“冬病”,能收到事半功倍疗效的方法。
妇科冬病夏治的适应症
一、痛经
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或腰骶部冷痛,得热则舒,严重者腹痛剧烈,大汗淋漓,甚至昏厥,畏寒便溏,经血量少或正常,色黯有块,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二、慢性盆腔炎
腰酸、小腹坠痛、胀痛或隐痛,性交、劳累后加剧,暖一暖或休息后可缓解,可伴有月经失调、白带增多等,严重者可导致不孕的发生。本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
三、产后身痛
妇女在产褥期间,出现肢体、关节、腰、足跟酸楚、麻木、甚至疼痛,局部无红、肿、灼热者。
四、经行泄泻
每当行经前后或经期,大便溏薄,甚或清稀如水,日解数次者,临床也有患者因素有慢性腹泻,遇经行而发作尤甚者,亦属本病范畴。
五、不孕症
婚久不孕,月经迟发,或月经后推,或停闭不行,经色淡暗,性欲冷淡,下腹冷,带下量多,清稀如水。或子宫发育不良,头晕耳鸣,腰酸膝软,夜尿多,眼眶黯,面部黯斑,或环唇黯,舌质淡黯,苔白,脉沉细弱。
妇科配合冬病夏治开展特色治疗
一、三伏贴:
根据《黄帝内经》“春夏养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论,在夏季三伏贴选穴敷贴,通过药物药效和穴位的双重刺激,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活血祛淤、健脾和胃、鼓舞阳气、祛除寒邪、调节肺脾功能、改良体质、排出毒素、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使秋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一些虚寒性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并促使体质得到改良。该疗法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时机,进行身体的调治,可以预防冬季旧疾復发,或减轻疾病的症状。
主要适应疾病:
痛经、盆腔炎、月经过少、产后身痛、虚劳等疾病。
贴敷穴位:
气海、关元、子宫、八髎,足三里,三阴交等。
需注意的禁忌:
1、发烧、咳血、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患者及孕妇;
2、处于经期患者;
3、高敏体质及皮肤病患者;
4、需要敷贴的部位皮肤有破损或有皮疹;
5、严重的荨麻疹患者;
6、有热象的患者及不符合以上疾病辨证类型的患者。
治疗须知:
1、穴位贴敷时间为2~6h,视患者年龄及皮肤反应情况而定,以敷贴处皮肤微红为度。贴敷过程中如出现局部不适,立即将穴贴去除。
2、贴敷后局部皮肤会出现微红灼热,如局部出现小水泡,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可自行吸收,必要时医院就诊。
二、脐疗:
脐,又名脐中或气舍,在中医学中被称作神阙穴,该穴位于下焦,隶属于任脉,是气机升降之枢。现代医学认为,脐为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且脐下无脂肪组织,屏障功能较差,药物较易透过脐部皮肤,迅速弥散入血而通至全身。脐疗是药物通过脐部进入人体,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运行,融于津液,迅速直达病所,通达人体气机,起到调节阴阳、补虚泻实、祛邪扶正的治疗作用。
近年来我科辨证施治,开展脐疗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疗效满意。
治疗疗程:
每7天做1次,每个月经周期约2-3次,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三、中药热奄包和痛经贴:
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又可通过热蒸气促使奄包内中药内离子渗透到患者病痛所在,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目的。我科自制的中药奄包有,有用于经期止痛散寒的药包,也有用于日常活血祛瘀,温经驱寒的药包,经临床应用,疗效确切,病人乐于接受。
痛经患者在经前1周使用痛经贴,配合热奄包理疗每日一次,能很好的缓解经期腹痛(用前请咨询专业医师,进行体质辨识)。
四、古法艾灸和按导术:
艾草是纯阳之物,是古今公认的补充人体正气最有效的方法。艾灸通过皮肤表面向经络、脏腑渗透能量,其直接作用可驱散寒气,温通经脉,气血痹阻不通的各种疾病症状得到缓解和消除。但其本质作用在于艾灸通过刺激穴位,艾热走窜经络,从内部为身体补充阳气,滋补脾肾,健肾助脾,培元固本,提高人体自我修复、防御的自愈力。
在三伏天通过艾草的药理作用及温热作用,配合外用药物贴敷来调整体内机能,达到驱寒祛湿、温经通络、通畅气血、扶阳祛邪的目的,是患者较易接受的冬病夏治的外治方法。
联系方式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嘉祥路3号
电话:82619051、82612701
- 上一篇: 挺纪在前,纪严于法——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召开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暨集体廉政谈话会议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