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让“骨水泥”给老人撑腰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8/6/27 17:50:00 点击:-

家住李沧区锦绣苑小区72岁的张大妈,周六在家搬完方凳就感觉腰有点疼,当时因为恰逢周末,几个孩子都回来看望老人,张大妈看到孩子们都回来,心里高兴,平时也是感觉这疼那疼的,也没在意,等到全家一起坐下吃饭时,张大妈坐不住了,疼得直冒汗,孩子们赶紧把老人送到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骨外科,经过查体和拍片检查,张大妈是“腰椎压缩性骨折”。

据市第三人民医院骨外科孙培强主任介绍,张大妈的骨折原因是骨质疏松所引起,这种情况是最适合采用“骨水泥”填充,让骨质疏松的部位粘固起来。

“说是‘水泥’,但是跟盖房子用的水泥可不是一回事,咱们用的是医用‘骨水泥’,是一种骨粘固剂,专门用于骨外科手术。”孙培强主任说。

这个手术通过局部麻醉,在X光机下,将一根穿刺针从骨折椎体的后方进入骨折的椎体,经确认位置无误后,调制适量“骨水泥”,注入骨折的椎体处。大约30分钟,“骨水泥”就可以凝固了。第二天,张大妈就能下床自如的行走了。

老年人骨质疏松比较普遍,许多高龄老人在各种外伤后,易出现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需要长期卧床,而长期卧床对于老年患者可能产生肺炎、泌尿系感染和压疮,甚至出现疼痛、畸形以及椎管继发性狭窄的并发症。用“骨水泥”粘固不仅能减轻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避免大手术带来的创伤,缩短了康复周期,还可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

本文指导专家:

孙培强  主任医师  骨外科主任

大学本科,行医33年,从事骨科专业近30年,主任医师,现担任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骨外科主任、外科支部书记。兼任青岛市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骨科专业专家鉴定组成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质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1985年自青岛医学院医疗系毕业,曾到天津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华山医院、长征医院等多家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2002年孙培强率领三医骨科团队率先在我市开展pvp(经皮椎体成形术)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孙培强主任医师对骨科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尤为擅长以下疾病的诊治: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分别采用微创骨折复位PFNA内固定或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不同类型的髋部骨折,极大地提高和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已完成手术例数达数百例,手术成功的高龄百岁病人有3位;保守和手术方法治疗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微创接骨复位内固定手术技术治疗四肢和骨盆骨折;PVP和PKP微创手术(不开刀穿刺注入骨水泥加固压缩骨折的椎体技术)治疗伴有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标签:三医   骨水泥   腰椎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