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升高,手足口逐渐进入高发时期,不少宝宝中招感染手足口疾病。近日,我院感染科门诊每天接诊手足口患者达二十余人,据感染科医务人员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很高的疾病,好发于五岁以下的儿童。
它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其隐性感染率高,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需要马上就医:
1.持续高热不退
2.睡眠惊跳
3.精神差、烦躁不安、肢体抖动
4.呼吸困难
5.头痛、呕吐
6.出冷汗、四肢发凉
7.心率增快或减慢
如何护理:
1.注意隔离
患儿尽量不要到人群集中的地方,避免与健康儿童接触。多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
2、观察病情
定期监测体温,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抽搐等情况,进行退热处理后1小时应重测体温。
3、注意护理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水漱口,注意勤洗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在发病的1周内,休息很重要。尽量限制患儿的活动量以防止过度疲劳。
4、皮疹的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擦浴,穿宽松、柔软的衣物,并注意保持干爽。床铺应平整、干燥、清洁,剪短患儿指甲,以免抓破皮疹,必要时 戴手套。
5.注意消毒
患儿经常玩的玩具,日常用品、食具、玩具、床上用品以及便器等物品应及时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鉴别诊断
(一)其他儿童出疹性疾病
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需与儿童出疹性疾病,如丘疹性荨麻疹、沙土皮疹、水痘、不典型麻疹、幼儿急疹、带状疱疹、风疹以及川崎病等鉴别;CV-A6或CV-A10所致大疱性皮疹需与水痘鉴别;口周出现皮疹时需与单纯疱疹鉴别。可依据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进行鉴别。
(二)其他病毒所致脑炎或脑膜炎
由其他病毒引起的脑炎或脑膜炎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临床表现与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重症病例表现相似。对皮疹不典型者,应当结合流行病学史并尽快留取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尤其是EV-A71的病毒学检查,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结果作出诊断。
(三)脊髓灰质炎
重症病例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时需与脊髓灰质炎鉴别,后者主要表现为双峰热,病程第2周退热前或退热过程中出现弛缓性瘫痪,病情多在热退后到达顶点,无皮疹。
(四)肺炎
重症病例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应与肺炎鉴别。肺炎患儿一般无皮疹,胸片可见肺实变病灶、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等,病情加重或减轻呈逐渐演变的过程。
预防
(一)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
(二)接种疫苗
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三)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预检分诊,应当有专门诊室(台)接诊手足口病疑似病例;接诊手足口病病例时,采取标准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加强诊疗区域环境和物品的消毒,选择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溴)消毒剂等进行消毒,75%乙醇和5%来苏对肠道病毒无效。
- 上一篇: 青岛市中心血站:青青之岛,亲亲上合,热血真情,点亮中国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