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地震?
地震是大地的振动。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
是跑是躲不要犹豫
一次地震,从人们感觉震动到房屋开始倒塌,通常有十几秒钟的时间间隔。经验告诉我们:震是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中的好办法,这处办法尤其适合处在楼房内或人多场所的人。如果你住在平房,迅速跑到室外避震也是可取的。但是,一定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犹豫,以免在犹豫中丧失生存的机遇。
2
采取正确的姿势
躲避地震时要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蹲下或坐下时,要尽量蜷曲身体;趴下时要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躲避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条件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要防止灰土、毒气等侵入口、鼻,条件允许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
寻找安全的地方
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远离建筑物空地。在室内,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比如:楼房中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家中牢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内承重墙角;教室的讲台、书桌下;商场书店的结实柜台、室内立柱附近;影剧院的排椅下;工厂车间内的机床、大型设备附近等。
4
震后迅速撤离
地震发生之后,受损的房屋是最危险的场所,一旦震动停止,要马上撤离。如果是在家中遇到地震,在撤离前要灭掉明火,关掉煤气,切断电源,防止火灾发生。
防震减灾,从我做起
地震,就是地球表面的振动,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就是地幔中物质不断运动而带动地壳表面物质错动、破裂而造成的。我国是遭受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其中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的7.8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7.8级地震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惨痛的伤害,因此了解防震常识,做好自救互救才能有效的减少伤亡,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科学避震小要点:
1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2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3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4
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5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6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7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8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9
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等。
10
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
- 上一篇: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表彰先进树榜样 欢度节日展风采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