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3D打印助力,骨科医生精准成就“完美骨骼”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8/5/7 16:47:00 点击:-

近日,小编的公众号发表了不少关于3D打印临床医学转化中心的文章,文章中的普外科、口腔科等科室都用3D打印模型应用于手术当中,术中完美匹配,精准植入,为患者解除了病痛,效果极佳。

今天,为了更好的了解3D打印技术与骨科手术的奇妙联结,小编将以一个病例为例,图文并茂、通俗易通、简单明了地描述一例骨科手术的术前准备和手术过程,讲解者是我院创伤骨科主任黄智勇。

3D助力

术前准备由“抽象”变“具体”                       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骨科医生在手术前一天是不会轻松的,术前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手术的质量,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有3D技术助力,骨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更加胸有成竹。

以这样一个病例为例。

患者,男性,29岁,左足外伤5小时来我院就诊,诊断为“左足lisfranc( 跖 跗)关节损伤”入院。

   

▲在上面这些黑白影像图中我们可以看见骨折脱位的部位。

据创伤骨科主任黄智勇介绍,在以前,医生只能通过这些二维影像图像在自己的脑海里勾勒出立体影像,然后在螺钉植入位点的选择方面大多都是依靠经验置入,影响治疗恢复效果。很显然,这是一件极其费神费力的事情,而且精准度也难以确保。现在有了3D技术,借助3D软件的分析,结果就会清晰可辨:

第一步:通过之前的影像片子设计完成患者伤足3D模型,明确患者伤足的损伤情况及骨折脱位和关节损伤位移情况。

▲图中清晰可见跖跗关节脱位及骨折情况

第二步:3D模型模拟手术复位。

 

▲图中清晰可见已经复位成功的 手术部位   

第三步:设计打印精准的手术导向模板

第四步: 开始手术,术中将提前预制的导板粒子精准插入,定位准确后将螺钉植入患者骨折部位固定。

黄智勇主任介绍,该手术中我们首次提出根据“Lisfranc通道”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个体化的患足模型并设计制作导向模板辅助空心螺钉精准置入,有效维持lisfranc关节位置,利于损伤的修复,降低术中多次操作导致的二次损伤,减少手术时间,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创伤,真正做到个体化、精准化、微创化治疗,并且减少手术医生的X线暴露风险。

术后影像

采访结束,小编意犹未尽,据3D打印临床医学转化中心负责人蓝孝全介绍:“3D打印技术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中心将以医学3D打印成果转化为契机,重点开展植入类假体的设计和分析;结合数字医学大数据平台,开展真正震撼和革命的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将这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让医院在该领域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标签:打印   医学   技术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