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日是第20个“世界哮喘日”,主题是“重视气道疾病防治 ,从现在开始。”面对小窗,目前呈现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死亡率高的“两低一高”局面。规范治疗率不足5%,临床控制率不足40%,死亡率较高。
据专家介绍,80%以上的哮喘起始于3岁前,持续性哮喘的肺功能损害往往始于学龄前期,早期干预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也越小。此外,还要重视对哮喘相关疾病的控制。如果能在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或者哮喘的早期阶段(喘息),控制病情不要向下发展,就可以防止哮喘的发生。
雾化吸入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此项治疗具有药物起效快,用药量少,局部药物浓度高而全身不良反应少的优点,现已被患者家长们接受。但总也有些家长说雾化治疗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是又是为什么呢?
为了让更多家长了解哮喘,规范治疗儿童哮喘,5月1日全天,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儿二科将在门诊区域进行一场“世界哮喘日”的科普义诊健康宣教活动。届时将有资深儿科专家为家长朋友们进行解疑答惑,并现场播放由科室医生、护士和小演员共同录制的宣传短片《走出“雾区”中的“误区”》,以此指导家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参加,让宝贝们真正受益。
哮喘的九大预警信号
哮喘是一种严重急性发作有可能导致猝死的呼吸道疾病,对于体质敏感的儿童,经历感冒、冷空气、环境中各种过敏原等刺激后都会诱发哮喘。
1、反复咳嗽超过一个月,以晨起和夜间咳嗽为主,咳嗽常为刺激性干咳,痰不多。
2、运动、吸入冷空气或进食冷饮后易出现刺激性干咳。
3、反复胸闷,感冒时或运动后加剧。
4、对某些气味(如装修气味、厕所清洁剂、香水、定型摩丝等)过敏,出现喷嚏、咳嗽。
5、对海产品、某些热带水果、部分药物过敏,或者在婴儿期表现为对鸡蛋、奶粉不耐受。(往往表现为哭闹、呕吐、腹泻、严重反复的湿疹、体重不增)
6、有经常打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过敏性鼻炎症状,常表现为耸鼻、揉鼻、挖鼻。
7、有明显的湿疹史。
8、有家族性过敏史(需询问三代内亲属有无过敏性疾病)。
9、外周血嗜酸细胞增高。
如何做好哮喘患儿的防护?
1、调节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哮喘存在免疫平衡失调,治疗哮喘,要调节免疫,使免疫功能达到平衡的状态。中医中药对改善小儿的免疫功能有明确的作用,常用的中药有:太子参黄芪、白术、茯苓等。
2、衣着适宜,避免感染应根据气候的变化增減衣服。患儿衣着应尽量避免皮毛纤维制品,以免对皮毛过敏。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的季节,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同时尽量避免在幼儿园交叉感染。
3、饮食调护。哮喘患儿要注重饮食调护,饮食要营养充足,清淡易消化。同时,肥胖是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的哮喘患儿,治疗起来更困难。食物过敏也是哮喘的诱因之一,奶、蛋鱼虾、花生、大豆等食物是常见的过敏原,热带水果、饮料、油炸食品常可引发哮喘加剧,故应限制食用。
4、家居环境。保持室内的清洁,勤晒被褥,而且应常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装修后新居应做充分通风。家具、地板避免使用上光剂,尽量减少油漆、涂料等使用。不宜在室内饲养猫,犬等小动物。尽可能除掉家中的尘螨,包括不用地毯。避免使用空气清新剂、蚊香。
5、体育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可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哮喘患儿在缓解期可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如游泳、呼吸训练、医疗步行等,可加强治疗效果,特别鼓励室外运动,经常接触大自然,逐渐适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降低哮喘复发的频率。
6、减少食品添加剂的摄入。许多食品添加剂可诱发哮喘,如防腐剂焦亚硫酸盐在胃內释放出二氧化硫,从而诱发哮喘发作,因此,应尽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食品添加剂。
7、尽量别让孩子过早接触抗生素。如果孩子在胎儿时期因母亲服药而接触抗生素,或在出生后不久因生病接受过抗生素治疗,那么他们在6岁时患哮喘的可能性比其他儿童高出50%。孩子过早接触抗生素有可能造成其肠道有益菌群被破坏,导致形成“不成熟”的免疫系统,引发过敏反应,从而日后患哮喘的风险明显增加。
供稿:儿二科 刘明娣
- 上一篇: 平度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平度市获得2017年国家流动人口 动态监测工作并列第一名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