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养生节。此时为冬春交际,三九已过,但天气乍暖还寒,人们仍需保暖。正月十五这天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除了寓意喜庆,合家团圆外,还能温暖脾胃、调畅气机、抵御春寒。
对于即将迎来的正月十五闹元宵,在甜甜汤圆的诱惑面前,我们该如何挽救脆弱的胃呢?
中医认为,春季养生要注重阳气的升发,同时又要避免升发太过。为了抑制肝木旺以克制脾土,饮食中注重增加甘(甜)味以补脾。所以,在元宵节吃的汤圆也大都含有豆沙、芝麻、花生、杏仁、核桃、枣泥等味美甘甜之品。
元宵节饮食注意
- 早餐不宜吃元宵元宵属于高热量、高糖分的食品,还含有油脂,但却缺乏营养素,除了热量和糖外并没有太多其它营养。这样的食品不适合当早餐吃,除了缺乏营养外,还因为人早起时胃肠道功能是最弱,而元宵外皮的部分多是糯米,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早餐吃元宵很容易消化不良,出现泛酸、烧心等情况,影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2、元宵不能多吃除了早餐不适合吃元宵外,最好也别把元宵当正餐,上午早饭后九、十点钟或者下午加餐的时候吃点元宵还可以,但每次吃个一、二两也就足够了。在吃元宵的同时,不能再吃其它含糖高的食品;还要减少其它主食的摄入,一般来说是吃三个元宵就要减去半两主食。夜宵如果和睡觉的时间离得比较近,最好也别吃元宵,否则如前面所说,这类食品不好消化、排空慢,也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吃过元宵后最好活动两小时以上再睡觉。
3、吃元宵别忘喝汤经水煮,元宵中的不少营养成分如微量元素、营养素就溶在汤里。因此吃元宵不能忘喝汤。喝汤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即民间常说的“原汤化原食”。不过喝汤一定要注意别在汤里再加糖。如果吃的是咸元宵,可以在汤里放些小虾米及蔬菜,补充营养,但最好不要再放油脂或调味料。
4、吃元宵时防烫伤吃元宵还要注意不能太烫,也不能大口大口地吃,否则很可能烫伤口腔和食管的黏膜。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食物灼伤很可能引起食管癌、胃癌等相关疾病。吃元宵时,可分为小块食用,细细咀嚼有利于消化。家长在儿童哭泣和跑闹的时候,不要喂食元宵。
汤圆不是人人都适宜吃
很多人喜欢吃汤圆,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宜吃。众所周知,汤圆是糯米做的,而糯米性温,黏性大,不易消化。凡湿热痰火偏盛者,表现为咳嗽、发热、腹胀、便秘等,应当避免食用。
糯米也不适合儿童和患病之人,如《随息居饮食谱》所云:“糯米……性太黏滞,难化也。小儿、病人最宜忌之。”
而汤圆其实是典型的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和高糖食物。对于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的“三高”人群,还有超重、肥胖人士当然不宜多食。中医说“甘入脾”,汤圆味道甘,糖量特别高,有“缓滞”作用。对于手术后、放化疗后的肿瘤病人,尤其消化道肿瘤;还有胃肠溃疡、慢性胰腺炎和胃肠炎患者,若粘滞腻性食物吃得过多,则会使胃肠负担过重,减缓肠胃蠕动,导致腹胀、打嗝、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
可搭配山楂、陈皮食用
因此吃汤圆、养胃气要从小细节抓起,美食面前适可而止,八分饱才是最好的状态。
建议每日汤圆食用不可多,以小口品尝为主。不可热烫着吃,减少主食数量,优先选择果仁、芝麻豆沙等馅。汤圆尽量一次吃完。剩余的一定要放入冰箱内冷冻保存,保存时间不宜过久。因汤圆糯米不易消化,因此食用时不妨搭配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如山楂、陈皮、生白萝卜等。或是一些辛味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来平衡汤圆带来的滞缓效果,降低对脾胃的伤害。
如何选元宵才能保证健康
首先,请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元宵和汤圆,要记得索要销售凭证。购买速冻汤圆时,应选择包装完整、形态完好、颜色正常、冷冻坚硬的汤圆。不宜购买有变形、粘黏、颜色发暗、裂纹明显、袋内冰霜过多的产品。购买散装元宵时,在观察外形的同时,还可以闻一闻味道,质量较好的汤圆、元宵,应当有糯米粉和馅料的香气,而不是霉味或者其他异味。
如果元宵的颜色略有发红、发灰、发暗,则说明糯米粉质量可能不佳。手工汤圆和元宵最好现做现吃,保证新鲜和美味。
汤圆和元宵适合冷冻保存,应在零下十八摄氏度的条件下密封保藏,冻藏时间不宜超过三个月。食用前取出一次吃完的量,不需解冻,直接用沸水煮熟煮透即可。
其次,在食用方面,由于糯米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馅料一般含较多的糖分和脂肪,所以在吃汤圆和元宵时,应相应减少米饭、馒头等主食的量,最好选择低脂肪高纤维的食物搭配食用。患有糖尿病和高血脂以及肠胃消化功能不良的消费者更要格外注意。
不论是汤圆还是元宵
吃的是一份开心
最后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阖家幸福
- 上一篇: 青岛六医:医院领导看望首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