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胸痛,多学科专家联手治!——青岛市市立医院“胸痛中心”正式成立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8/1/29 16:30:00 点击:-

“胸痛”是一种常见,而又能危及生命的病症,引发胸痛的疾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气胸和食管破裂等多种情况,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准确诊断并施以相应治疗,成为降低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的关键。

1月26日,由心内科、急诊科、心外科、胸外科、消化科、呼吸科、DSA、皮肤科、影像科、检验科等多学科组成的市立医院胸痛中心”正式成立,同时开展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旨在通过多学科强强联合,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青岛市心血管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市立医院副总院长管军当选为胸痛中心委员会主任,上海交大附属医院的知名心血管专家、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刘峰、该院心脏中心心内科王正忠、邵一兵等专家教授,先后进行了《胸痛中心建设意义及认证流程解读》、《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等的专题讲座,青岛及周边地区各级医院的百余位医学同道出席。

青岛的胸痛现状

据悉,我市每年心源性猝死的病人近3500人,每年医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远超过3000人,接受急诊介入治疗超过1000例;仅市立医院每年接诊的主动脉夹层就超过120例,外科手术干预超过100例。另外,肺栓塞也已成为仅次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缺血性胸痛,越来越引起市成医疗界的关注。

“胸痛可以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可以突然发病、疼痛剧烈,且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并导致死亡。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出现拐点,现在,如何在第一时间为胸痛病人提供科学、准确治疗方案,让病人在有效治疗时间窗内得到有效救治,是各科临床医生的共同努力方向。”青岛市心血管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市立医院副总院长管军表示。

为了提高临床各专业对胸痛诊治的连贯性,进一步规范诊断及鉴别诊断,顺畅整个诊治过程中的转运、手术、术后恢复、出院回访、心脏康复等流程,降低胸痛的致死、致残率,建立胸痛中心势在必行。“胸痛中心是多学科协作的典范,市立医院将发挥综合性百年老院的技术专长,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优化、调整急性胸痛救治流程,聚精会神提高胸痛的整体诊治水平,惠及更多青岛及周边民众。”青岛市心胸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市立医院副总院长池一凡表示。

胸痛,这里有最规范的治疗

高危胸痛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致命性疾病,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相应治疗。低危胸痛,如肋软骨炎、反流性食管炎、带状疱疹等,也应及时明确诊断,减少患者的焦虑紧张。

青岛市市立医院心脏中心,是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业、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和青岛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A类,常规开展各种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微创冠状动脉搭桥、主动脉夹层等手术技术,填补多项山东省和青岛市空白。

早在九十年代末,市立医院心内科就开展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手术治疗,是我市最早开展这一手术的医院之一,挽救了众多心梗患者的生命。2012年,市立医院心脏中心与北美最具影响力的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心脏病院,联手打造“青岛渥太华大学心脏病院”,近二十年的经验积累,加之北美专家的传道授业,目前,市立医院心脏中心的整体诊治水平,特别是介入治疗水平,稳居青岛前列。近年来,心脏中心与介入放射科密切合作,多次成功完成了急性心肌梗塞心脏破裂、心脏停跳病人的修补、急性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置换及人造血管覆盖支架植入术等,为岛城及国际友人提供了高水平、专业水准的医疗救治。

“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与时间赛跑,我们通过救护车随行医生提供的信息,基本可以判断出病人的发病病因,大大缩短了救治时间。快速的诊断试剂,保证了诊断的准确性;每一位心脏中心医生都要会使用床旁超声机对病人进行术前评估,尽可能对病人的术前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减少手术风险,增加手术成功率。”市立医院心脏中心东院心内科主任邵一兵介绍说。

多学科联手治胸痛,有这些好处

在生命与时间的极速较量中,胸痛中心绿色通道抢救模式,是缩短抢救时间,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举措。“青岛建立心电传输系统已经5年,青岛市心脑血管急救中心最在落户市立医院,希望胸痛中心建立之后,不断完善、推进院前急救与医院救治流程的衔接,为更多胸痛病人赢得抢救时机。”青岛市120急救中心主任盛学歧表示。

1月16日15:30,“市立心脑绿色通道”平台上显示,120急救车正载着一位62岁、持续胸痛的患者赶往市立医院本部急诊科,医生通过心电传输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料,高度怀疑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本部心内科、介入放射科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急救系统,从患者就诊到开始手术,仅用了41分钟,成功为患者开通了闭塞的右冠脉,挽救了一个鲜活的生命。

“这是一整套以‘患者---互联网---医院’为基础的无缝救治体系,顺畅衔接,规范治疗,是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本部心内科王正忠主任说。这一体系的建立完善,更是一个多学科联动的系统工程,一次治疗模式转换和思维转换的升级。

心脏疾病的诊治,市立一直在路上

*  2012年3月,市立医院心脏中心与渥太华大学心脏病院(UOHI)合作建立“青岛渥太华大学心脏病院”。

渥太华心脏病院院长兼CEO Thierry Mesana教授先后12次带队,派出专家团队25人次来到市立医院指导手术、会诊疑难病例;

双方建立远程医疗协作平台,每月通过视频、影像资料远程传递,为病人共同会诊确定最佳治疗方案,中外联合诊治已惠及岛城百余病患。

市立医院先后选派四名骨干医生赴渥太华大学心脏病院,完成为期19个月的Fellowship临床培训和住院医师历练,现均已回到医院临床一线,服务岛城百姓。

*  201311,成立青岛市首个晚间“心血管急诊专科”。

*  201411月,与目前亚太地区最大的房颤诊治中心--上海市胸科医院,携手建立“青岛市市立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房颤联合治疗中心”。

*  20153月,青岛市心脑血管急救中心落户青岛市市立医院。

*  20163月,成立全国首家“精准心血管病诊疗中心”。

*  20181月,牵头成立山东省心血管外科半岛联盟成立。

标签:市立医院   胸痛中心   多学科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