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我们迎来了2017年最后一个节气——冬至。
这一天也是我们常说的“数九寒天”的开始,也是黑夜最漫长的一天。
从这一天开始,天变得一天比一天长,而冬天也进入了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候,数九寒天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冬至是一年中人体阴气极盛而阳气始生的转折点。
中医里也有说法:入冬即补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反倒是到了冬至再补,才能有最佳效果。
我们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那你知道冬至是为了纪念谁吗?
冬至习俗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相传出于河南南阳的东汉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做太守,告老还乡时适逢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
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
于是,张仲景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内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裹成像耳朵样子的“娇耳”,再下锅煮熟,做成一种叫“祛寒娇耳汤”的药物分发给百姓吃。
服食后,老百姓吃了“娇耳”冻疮都治好了,这个习俗也就保留了下来。
直到现在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节气。
冬至过后阴极而阳生,这个时候老年人的发病率会猛增。
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要特别提高警惕。
明白冬至的含义,
我们就知道如何养生。
而冬至这一天。
养生的核心就是「躲」!
在这天,
一定要遵循三十六计之一的“躲计”。
冬至三十六计“躲”为上
“躲”暴饮暴食
冬至正值岁末年初,很快就会迎来元旦,此节气期间多有聚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
因为此时,阳气最弱,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
“躲”寒冷
冬至时节人体的阳气太弱,所以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
这时要躲着寒凉,外出时一定要戴围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才能不感冒生病。
“躲”大汗
中医认为,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
冬季应顺应天时,注意养藏,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躲”是非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冬至三防
防冻疮
人们开展户外劳作和活动时,如果没有注意到手、脚、耳、脸等部位防寒保暖,冻疮就会自觉“报到”。
肢体远端血液循环差、手足多汗、营养不良、贫血等疾病也会引起或诱发冻疮。
所以大家应及时预防:进行耐寒锻炼,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注意全身保暖;对于过去已生过冻疮的部位,应特别注意保暖防湿;通过食物温补和药物预防。
防呼吸道疾病
冬至前后天气寒冷,人们主要在室内活动,加之冬季人们习惯于门窗紧闭,室内通风不足,大大增加了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几率。
其中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易在集体单位发生暴发。
要预防呼吸道疾病,就要注意居室通风,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提高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注意自我防护,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防心血管疾病
冬至最显著的天气特征是气温低,人们常常特别关注低温寒冷对健康的影响,殊不知,冷锋过境、阴霾天气、冻雨和降雪等“坏天气”对人体的健康和负面影响也很大。
冷锋过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其中,心血管病患者对此最为敏感,心脏疾病发作频繁,冬至御寒保暖很重要。
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而冬至更是补阳的最佳时机,中华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更是体现了顺应大自然变化的养生之道。
冬至养生要注意这四个要点
起居有常
冬令气候趋寒,天地阳气潜藏,应之人体,冬季亦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冬季夜长,人们不可过分熬夜。
每当到了夜间10~11点就应上床睡觉,到早晨到了6~7点就应按时起床,晨练时间不宜过早,以免诱发呼吸道及脑血管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复发。
古人云,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养阴气,后者对健康不利。
温补适宜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冬季如果能恰当选择既美味,而又具有补益身体的食物,无疑会让大家接受。
在冬季适宜补益的食品中,中医又分为几大类。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上述几种,均属美味,在冬季可作为进补的佳品。
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
进补平补类食物,如莲子、大枣、燕窝、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
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
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等。
防寒保暖
冬至为“进九”之始,正是“阴阳大变身”的时候,也是人体抵抗力最差的时候,人极容易受寒,也容易生病,在冬至养生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
所以冬至养生首先要多着衣、避寒邪,特别是中老年人、婴幼儿以及慢性病患者等抵抗力低下的人群,应注意保暖。
平日要小心保护自己,注意头部、脚部和颈部的保暖,避寒风,避冷水,避生冷饮食。
合理运动
冬至起,自然界的阳气开始上升,我们体内的阳气如何升发呢?
“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通过合理的运动就可以帮助我们升发体内的阳气,专家指出,年轻人更要多运动,因为长期在办公室坐着,很少晒到太阳,身体内血液不畅通,更容易生病,多运动还能有利于增加免疫力,减少感冒。
有个好心情,也是一剂很好的养生药,保持心情舒畅可以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都暖洋洋的,而且身体的气血也会通畅,不会气郁气结,少生很多病。
饺子好吃全在馅儿,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调制饺子馅的小秘方!
冬至无比好吃的饺子馅秘方
虾仁三鲜馅
用料 :
鲜肉馅300g,虾仁200g,冬笋500克,葱花,盐,味精,蛋清,生粉适量(虾仁上浆)。
做法 :
1.冬笋烫熟切粒,虾仁用生粉给虾仁上浆备用。
2.将肉馅、虾仁、冬笋粒、葱等混合,再加入调料搅拌均匀即可。
猪肉白菜馅
用料 :
猪肉500g,大白菜450g,生姜、盐、生抽、生粉、麻油。
做法 :
1.将猪肉绞成肉末后加入姜蓉、盐、生抽、生粉搅拌均匀。
2.分次加入250ml的水,搅拌肉馅直至起胶后放入冰箱冷藏半小时。
3.将大白菜洗净切碎加入盐搅拌均匀,静置15分钟挤出水分加入麻油搅拌,最后将白菜和肉末搅拌均匀即可。
韭菜鸡蛋馅
用料 :
韭菜、鸡蛋、馓子或粉条、盐,胡椒粉,十三香,食用油,高汤精等。
做法 :
1.鸡蛋炒散后,韭菜切碎,馓子用擀杖碾碎,粉条煮熟后切碎。
2.将原料混合后加入盐,胡椒粉,十三香,食用油,高汤精等搅拌均匀即可。
胡萝卜羊肉馅
用料 :
羊肉500g、胡萝卜3根、葱1小段、姜2片、酱油、盐、糖、耗油、水。
做法 :
1.葱、姜、胡萝卜切碎备用。
2.羊肉绞成肉馅后加入酱油、耗油、盐、糖、葱姜末胡萝卜搅拌均匀,黏糯成团。
除了饺子,冬至还可以吃点什么滋补呢?
冬至养生食谱
羊肉炖萝卜
[配料]: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做法]: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5、6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功效]: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炒双菇
[配料]:水发香菇、鲜蘑菇等量,植物油、酱油、白糖、水淀粉、味精、盐、黄酒、姜末、鲜汤、麻油适量。
[做法]:香菇、鲜蘑洗净切片,炒锅烧热入油,下双菇煸炒后,放姜、酱油、糖、黄酒继续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鲜汤烧滚后,放味精、盐,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装盘即可。
[功效]:补益肠胃,化痰散寒。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脂患者更为适宜。
今晚冬至夜,
再忙也记得,
早点回家吃饺子!
- 上一篇: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孕期检查千万不要漏了这一项,不然肚里的宝宝会有小情绪的!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