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黄岛区中心医院:神奇!化石居然也能入药?!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7/11/23 10:32:00 点击:-

龙骨”是一味比较常用的中药。

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之效。

它并不是什么“龙”的骨骼,而是古代象、牛、鹿、马等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

中医应用龙骨治病具有久远的历史

在现存古代最早的一部中药专书《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

​“龙骨味甘平,主……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癥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齿主小儿大人惊痫癫疾狂走。”

指出它能治咳逆、泻痢、便血、腹胀结块、惊痫癫疾、月经或白带过多等。

《本草纲目》也曰龙骨。

“益肾镇惊,止阴疟,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

说明它具有镇静安神、止虐收湿、益气生肌之效。

祖国医学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将龙骨与其它中药配伍组成许多方剂,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病症,获得良好的疗效。

“医圣”张仲景在中医经典的《伤寒论》中就有不少用龙骨配成的著名方剂。

如以龙骨与桂枝、牡蛎、芍药、生姜、大枣和甘草组成“桂枝龙骨牡砺汤”,可用于治疗梦遗等性神经衰弱症。

将蜀漆取代“桂枝龙骨牡砺汤”中的芍药后,成为桂枝龙骨牡砺“救逆汤”,应用于阳气衰竭所出现的心慌、睡眠不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以及呼吸微弱等的治疗。

将相同剂量的蜀漆、云母和龙骨,研细后同时服下还可以防治疟疾。

祖国医学的其他医家对龙骨的使用也有很多心得

如唐代名医孙思邀将龙骨、虎骨、远志三者等量研细成粉剂,用于治疗记忆力减退的“好忘”症。

明代《普济方》中用龙骨、诃子、白石脂与苧麻叶配成“神仙止血散”,用于医治创伤出血。

另外,龙骨不仅仅可以内服,外用也有很多作用。

宋代《太平圣惠方》记载,将龙骨煅炒后研成粉末,用于外敷医治经久不愈的小儿脐疮;小儿长期泻痢所引起的脱肛,可在脱肛的局部以龙骨粉外敷;龙骨与石膏、大黄等药研粉,可外敷医治烫伤。

祖国医学的中医中药文化博大精深,药名也很富有诗意,充分体现着我们文明古国的文化底蕴。

标签:黄岛区中心医院   龙骨   医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