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丽,22岁从学校毕业就踏入了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她在药房进行配药、取药工作,因为刚到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难免会因为不熟悉药品的摆放位置而耽误时间,于是张淑丽就决定每天下班后在药房多待1个小时,认认真真地记录药品摆放的位置,并画了个配图附上药品的简称,回到家里也会默默地背上一会,1个星期后她就对所有药品的摆放位置了如指掌,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取药进行治疗。
一步一个脚印,是努力更是坚持
张淑丽于199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深知这是党和组织赋予自己的使命,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中加班加点毫无怨言,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于2011年开始担任药剂党支部书记,带领支部全体党员抓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抓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政治凝聚力,抓业务基础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其所在支部多次被评选为院优秀党支部。
今年7月,医院一名产妇因羊水栓塞,急需一种进口药物进行止血抢救,但是这种药物医院从来没使用过,更别说有备货了,此时外面已经夜里11点了还下着大雨,怎么办?张淑丽没有多想,立刻从家里披上衣服就开始与其他医院进行联系,驱车赶到胶州人民医院和妇幼医院借药,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她得知这两家医院都没货的时候,青岛一家医院打来电话说可以调配此药物,张淑丽在电话里听到“有”这个字的时候,内心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等她从青岛取药回来已经凌晨2点多了,想着医院的产妇有了救命药,她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先人后己,爱心化雨润春蕾
自走上中层干部的岗位以来,每次下雨的时候不管上班还是休班,张淑丽都会早早地赶到科室,因为药库地势低矮,生怕雨水倒灌引发药品坏损,但是同样为科室负责人的丈夫,也要去单位值班,此时家里只剩下年幼的孩子,张淑丽对当时还只有7岁的女儿说:“宝宝,你现在已经是大朋友了,爸爸妈妈要去单位忙工作,你可以乖乖地自己在家吗?”女儿小心翼翼地说:“妈妈,你跟爸爸留下一个人陪陪我好不好,打雷了,我怕……”张淑丽只能狠狠心,安慰女儿说:“乖,妈妈很快就会回来。”等到雨停了,回到家,看到女儿蜷在沙发上已经睡着了,脸上还挂着泪痕,她心疼得不行,但是在以后的工作中依然保持着先人后己的理念,“只有大家好,才会有小家更好。”张淑丽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从2013年开始,张淑丽带领支部党员以支部的名义捐助洋河镇河西郭小学的两名家庭困难的三年级春蕾女童,作为支部书记的她每个月都会与孩子的班主任进行通话,了解她们的学习和生活现状,自己的女儿与这两个孩子一般大,每次去商场买衣服、买文具的时候,她总会给她们买一份,把东西亲自交给老师,她说:“虽然我也很想去见见这两个孩子,但是我觉得这种方式更合适一些,既能保护孩子的隐私和自尊心,又能让他们能够感受到陌生人对他们的关心和温暖。” 四年过去了,当年的孩童如今已成长为优秀的初中生,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她的爱心。
近20年的工作历程,让张淑丽从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到科室的骨干力量,再到可以带领支部成员一起进步的领头羊,这其中饱含了她的努力与积累,正是验证了她经常说的那句话:“点滴精神,总有一天汇聚成大海。”
宋晓玲 庄笑琳
- 上一篇: 聚焦慢病管理 广揽高端人才——市立(集团)成功举办第三届“青岛国际医学论坛”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