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今天我是患者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7/8/31 14:23:00 点击:-

  用心服务,换位思考

  假如你是患者

  你希望医护人员怎么去做?

  中心老年科以中心“服务提升年”为契机,开展了“今天我是患者—医务职工换位体验”活动。科室全体职工力求站在患者视角,体会患者求医过程中的困难与需求,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崔红梅

 

  儿子健身过程中发生外伤,我们来到医院已经是夜间10点左右了,医生态度很严肃,为孩子做了详细体检后,告诉我们,孩子只是肌肉拉伤,无需做其他特检,如果家里有膏药,就用膏药治疗,没有膏药,就为我们开。儿子疑惑地问医生叔叔,要不要拍片子?医生真诚地说,根据查体结果完全可以确诊,没必要再花钱拍片,而且射线对孩子有一定影响。

 

  感言:也许医生已经很疲惫,脸上没有一丝微笑,但是他认真为患者查体,避免开不必要的检查与治疗,减轻了患者负担。他的专业素养让人敬佩,为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做出实际行动,由衷为这位负责任、医术高超的医生点赞。人的个性不一样,有时医生不一定要一直笑脸相迎,他的敬业与淳朴的医者仁心更能打动患者。今后,在工作中,我们也会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真正站在患者角度,为他们着想,成为值得患者信任与交托的白衣卫士。

 

  辛翠玉

 

  几个月前,深夜一点多的时候,我妈胆石症发作,肚子疼的很厉害,在家里吐了好几次,我一个人打车把她送到东市立医院急诊科,当时老人肚子疼痛剧烈,我一个人没办法把她扶到急诊室,便下车跑进急诊室问护士借轮椅。护士当时很忙,听说后,找了一辆轮椅,主动和我一起把我妈妈推进去,还帮着挂了号。因为妈妈又吐了,护士赶紧请值班医生帮忙先看病情。

 

  感言:当时看到素不相识的她这么热心,一两点钟正是人最困的时候,妈妈吐得味道很难闻,她却没有一点不耐烦,还不停的安慰妈妈,心里很温暖,很感动。将心比心,我在工作中更要主动去帮助别人,尤其在困难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最需要帮助。

 

  马晓雯

 

  前几天肚子不舒服,去某医院就诊,可是在挂号方面碰到问题,现在都是自助机挂号,大部分人都不会,于是越积越多的病患,却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在那里,忙的满头大汗。

 

  感言:角色的互换让我意识到,作为病患有时是多么无助,在今后的工作中始终保持同理心,秉承“亲情服务,爱在老年”的服务宗旨,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高燕

 

  记得一次带婆婆到某综合性医院胸外科看病,当时接诊的年轻医生却一直忙着打电话,只是简单问问病情,开了个片子,又继续打电话。当片子出来时,接诊医生在电脑简单看看就说怀疑肿瘤的可能性大,当老人听说这个结果哭了一中午。然而当正规检查报告出来,接诊的是一位年纪稍大点的大夫,认真看过拍子后,又详细问了老人的情况,说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并安慰了老人。

 

  感言:作为患者一旦生病到医院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会感到很无助,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会有恐惧。如医生上班只顾打电话,对病人马马虎虎,草率的判断病情,会给人增加了不必要的焦虑。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工作时间就应该全身心投入,更不要在工作或者接诊时接打私人电话。今后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让患者信任,有安全感,作为白衣天使,就要对得起这份神圣的职业。

 

  吕晓平

 

  带老人去某综合医院名医堂看病,因为不经常去综合医院就诊,对就医流程不太熟悉,导医护士很热心,也相当专业的为我们解疑答惑,让我们少跑了许多冤枉路,也让我们焦躁的心情安稳了许多,很感谢,也很敬佩她们的专业精神。

 

  感言:护士的这种热情、善良,乐于助人的精神至今感动着我,今后在自己的工作中,也要有这种敬业精神,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及朴素的善良帮助他人,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为患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对得起白衣天使的称号。

 

  苏超

 

  记得我在怀孕期间,因发烧很严重到综合性医院就诊,医生考虑孕妇未给予治疗,嘱回家观察,若继续发烧再来诊治。结果回家一直发烧,又遭了一夜罪,第二天重新挂号就医。回想整个过程,来回两次让患者就医,不仅遭受痛苦,也浪费时间与金钱。

 

  感言:或许医生考虑是孕妇,为胎儿考虑,暂予回家观察,如好了,就无需处理,如果不好再进行处理,这样处置也无可厚非。但如医生能够准确判断病情及走向的话,孕妇的发烧情况会持续,及时处置的话,也可以减轻孕妇所承受的痛苦,这才能体现出医生技术水平的高低。我想在自己以后在工作中,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担当责任,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及时为他们解除痛苦。

 

  爱心气球

 

  顾亚杰

 

  姥爷手割伤了,带老人去王哥庄乡镇医院缝合,老人很固执决定不缝合,但是值班医生反复劝说,态度坚决,告诉老人自己判断确实需要缝合,否则,影响预后。最后在家属及医生劝说下老人进行了缝合。

 

  感言:病人往往因为没有专业知识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医生坚决的态度往往更令人信服,一旦医生的态度模棱两可,交给患者自己做决定,往往会使本来就没有专业知识的患者做出错误判断。这名医生真诚负责的态度让人十分感动。今后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站在专业角度给患者以中肯建议,不要让毫无专业知识的患者随意做选择题而贻误治疗时机。

 

  连云玲

 

  前阵子陪父亲去某综合医院就诊,感触颇深。停车难是首先遇到的难题。其次就诊时从挂号、交费到取报告大多实行自助服务,“新事物”使很多老年人和来自农村的患者,迷茫又无助。然而医院导医服务人员不多,几个导医服务人员有的始终面带微笑,使人如沐春风,耐心解答和就诊遇到的问题;但也有态度差的,很不耐烦,这就让本就身处痛苦的患者雪上加霜。整个就诊过程,印象深刻的是检查前后会收到相关的提示信息,信息话的服务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感言:角色的互换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始终保持同理心,秉承“亲情服务,爱在老年”的服务宗旨,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孙磊

 

  半月前孩子腿疼去某医院就诊,就诊的人很多,且大部分人都不会用自助机挂号,所以挂号耽误了很长时间。最后拍了片子确诊为关节滑膜炎,医生只是说回家躺一周就好了,其他的没再说什么。

 

  感言:一是挂号慢耽误看病,应多设置一些志愿者,保证就医者及时得到治疗。二是医生应给患者多做一些关于疾病方面的指导以及交待其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也许医生认为是不严重的疾病,但患者由于不了解会感到紧张和恐惧,这时就需要有效的沟通来消除家属的顾虑。我们在工作中要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和需求,从而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积极的接受治疗,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刘春珍

 

  几个月前带孩子去医院看牙,提前进行了电话预约,去了很快就看上病了,一切都很顺利。看病能运用好信息技术,如自助预约挂号,电话预约挂号,网络预约挂号等,合理的利用这些快捷方式节约了不少时间。在看病过程中,孩子怕疼,不停地喊叫不配合,经过医生耐心的解释、鼓励,普及爱牙护牙知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慢慢的配合起来,牙齿很快处理好了。

 

  感言:医生这种认真负责,不骄不躁的工作态度值得我好好学习,我们在工作中也要向他们一样,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精神卫生常识,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帮助更多人。

 

  马宁

 

  近日,带母亲去某综合医院复查骨折处,复诊医生是一名主任医师,态度和蔼幽默,原本母亲有些过度担心,并且怕疼,医生在换药过程中分散母亲的注意力并且仔细叮嘱回家的注意事项,母亲的担心焦虑完全解除。我们问医生回去有没有必要再吃一些口服药,医生回答:“这些药可以不用再吃了,没必要多花这份钱,回去吃点钙片,平时多吃点豆制品和牛奶,适当活动即可。”并且告知母亲回家正确的活动方式。母亲和我走出医院时,母亲一直对这位主任的医德和态度赞不绝口。

 

  感言:由此看出医护人员的态度和医德对患者及家属真的很重要,我以后也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保持同理心,更加细化优质护理服务,多换位思考,让患者及家属满意。

 

  褚霞南

 

  三月份,因胃部不适去某医院做了胃镜检查,因为之前对做胃镜检查就比较担心,所以检查时候比较紧张害怕。当时医院的患者较多,医生非常繁忙,但医生和护士对我非常关心,看到我穿的破洞裤子,还询问冷不冷,这样会影响关节。让我顿时觉得温暖,体贴,紧张害怕消除了一大半,立刻对医护人员充满了信任与感激。

 

  感言:良好的医德医风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灵丹妙药。同样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方位尊重病人、关爱病人、理解病人、赤诚奉献的医德品质。

 

  老年科开展“今天我是患者—医务职工换位体验”活动以来,科室职工作为一名患者或者是家属自己亲身经历了同道们的服务,更能真真切切站在一个求医者的角度去体会患者的诸多不易。相信在今后的医疗服务工作中,我们将心系患者的所想所需,探索提升服务技能之路,为患者提供更多便捷,更贴心的服务,让“亲情服务,爱在老年”的品牌精神永远在我们的岗位上闪耀光辉。

标签:患者   服务   感言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