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进入长夏的第一个节气。历书中曰:“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也就是说,此时天气虽然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作“小暑”。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节气天气炎热,降雨增多。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肺病科李莉莎副主任医师为您健康养生支招儿!
1、起居养生
①宜少动多静 从中医理论方面讲,小暑时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的功能。只有保护好自身的阳气,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小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每天作息应有规律,除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外,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运动时一定要掌握好强度,避免强度过大。
②勿久坐木 俗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小暑节气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的木料,如小区或公园里的木椅木凳,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可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因此小暑节气时不宜在木质凳椅上久坐。
2、饮食养生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节气恰在初伏前后,因此在饮食上应注意清热祛暑,宜多食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苡仁、猪苓、泽泻等材料煲成的汤或粥,多食西瓜、黄瓜、丝瓜、冬瓜等蔬菜和水果。也有人将小暑节气的饮食概括为“三花三叶三豆三果”。
“三花”指金银花、菊花和百合花,此三花在药店里有售,适合冲泡成茶,是消暑佳品;“三叶”是指荷叶、淡竹叶和薄荷叶,此三叶也可在药店里买到,也适合冲泡;“三豆”是指绿豆、赤小豆和黑豆,中医称之为“夏季灭火器”,能清热降火;“三果”是指西瓜、苦瓜和冬瓜。
我们重点来说说苦瓜,中医理论认为:“苦能清热”。 苦瓜性味苦、寒,归脾、胃、心、肝经,具有清热消暑、凉血解毒、滋肝明目的功效,对治疗痢疾、疮肿、中暑发热、痱子过多、结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此外,苦瓜的维生素C 含量很高,具有预防坏血病、保护细胞膜、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保护心脏等作用。同时苦瓜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正常细胞的癌变和促进突变细胞的复原,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苦瓜中高能清脂素,即苦瓜素,被誉为“脂肪杀手”,它的特效成分能使人体摄取的脂肪和多糖减少40%~60%左右,可用于减肥。
小暑时令最佳饮食:黄鳝、桃子
黄鳝——小暑黄鳝赛人参
黄鳝又名鳝鱼,小暑时节,黄鳝体壮而肥,肉嫩鲜美,营养丰富,滋补作用最强,有“夏令之补,黄鳝为首”之说。因为黄鳝经过春季的觅食摄生,到夏季圆肥丰满,不仅食味好,而且对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都具有滋补功能,故民间还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黄鳝肉中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钙、铁,还有维生素A、B2、B1、E及多种微量元素。每100克鳝肉含热能372千焦。黄鳝肉的蛋白质在30多种常见淡水鱼中仅次于鲤鱼和青鱼,钙和铁的含量较多。黄鳝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食品,更是病后体虚、身体赢弱、营养不良者的上好滋补品。黄鳝的药用在历代本草中都有记载。其味甘,性温,无毒,入肝、脾、肾经,补虚损、除风湿、通经脉、强筋骨,主治劳伤、风寒湿痹、产后淋沥、下痢脓血、痔瘘。鳝鱼血能祛风、活血、壮阳,可治癣、瘘、口眼歪斜、耳痛、鼻出血等。
“小暑黄鳝赛人参”还蕴涵着“冬病夏治”之意。中医理论认为,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此时若内服具有温补作用的黄鳝,可以达到调节脏腑、改善不良体质的目的,到冬季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上述疾病的发生。
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阳痿、早泄等肾阳虚者,在小暑时节吃黄鳝进补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黄鳝对糖尿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从黄鳝肉中提取分离出黄鳝鱼素A和黄鳝鱼素B,两者共同起到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高血糖可以降低,而在血糖低时则可以起到升高血糖的效果,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因此,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尿病患者,食用黄鳝,对血糖的稳定将大有裨益。
桃子——天下第一果
人们常说鲜桃养人,主要是因桃子性味平和、营养价值高。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含有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和维生素B、C等成分。桃中含铁量较高,每100克果肉中含铁1毫克以上,是苹果和梨的4~6倍,仅次于樱桃,位居各种水果的第二位,故吃桃能防治贫血。桃子中还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可以帮助体内排出多余的盐分,有辅助降低血压的作用。桃富含果胶,经常食用可预防便秘。中医认为,桃味甘酸,性微温,具有补气养血、养阴生津、止咳杀虫等功效,可用于大病之后气血亏虚、面黄肌瘦、心悸气短者。桃虽好吃,但不可多食。李时珍曾说:“生桃多食,令人膨胀及生痈疖,有损无益。”未成熟的桃子、腐烂的桃子不要吃。胃肠功能差者及老人、小孩均不宜多吃。桃子含糖量高,糖尿病病人应慎食。腹泻病人忌吃桃子。桃子虽然具有通便的作用,但仅适用于老年体虚与肠燥便秘者。对于实热体质因上火而导致便秘的人,大量食用桃子后不但不会缓解,反而会“火上加油”。因此,凡是受舌质红、舌苔黄、口干、口渴、便秘、咽喉疼痛等“上火”症状困扰的朋友,最好少吃或不吃桃子。由此可见,虽然有“桃养人”的说法,但吃起来也还需因人而异。
3、小暑三伏防腹泻
小暑时开始进入三伏天,暑热外蒸,许多人贪凉饮冷过之,引起各种胃肠疾病,民间称之为“伏天泻”,实为肠道传染病的总称。对此,绝不可等闲视之。为何会出现伏天腹泻呢?原因有四:
一是三伏天气湿热,恰恰是细菌、病毒的有利繁殖时机。
二是苍蝇、老鼠、蟑螂等污染了食物。
三是喝生水,吃未经洗净消毒的瓜果蔬菜,食品保存不当或腐败变质,这就为细菌、病毒传入人体打开了方便之门。
四是伏天饮水多,容易冲淡胃酸,降低了胃液的杀菌能力。
因此,三伏天更应严格把好饮食卫生关,尽量不吃或少吃冷饮冷食,不吃任何腐败变质的食物,防止病从口入。
供稿:肺病科李莉莎
- 上一篇: 7月10日海慈医疗集团将举办“冬病夏治”免费体质辩识咨询活动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