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以萍,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兼任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岛血液学分会委员、市血液学分会及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是中华慈善总会格列卫、万珂、地西他滨等血液疾病特效药援助项目审批专家之一。
她致力于血液内科专业近2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种贫血、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及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擅长不明原因发热等疑难杂症的诊治。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学习新技术,并灵活运用于临床,开展了美罗华(CD20单抗)联合化疗治疗CD20阳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TKI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硼替佐米治疗骨髓瘤、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等血液肿瘤的靶向治疗、去甲基化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提高了恶性血液疾病的缓解率、生存率。
“没有杜主任就没有我的今天,是她给我创造了双重奇迹:不仅帮我找到了骨髓移植的捐献者,而且又通过各种渠道帮我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捐助,危难时刻显身手,她就是我的救命恩人。”这是5月31日白血病患者刘女士再次来我院复查各项指标一切正常时的真情流露。而杜主任说:“医生和患者其实就是一个共同体、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双方只有一个共同的敌人——病魔,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就能创造奇迹……”
2016年2月20日,李沧区48岁的刘女士因左膝关节不明原因疼痛入院,经行骨髓穿刺+活检术检查、送检染色体、流式检测,被确诊为急性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这种病唯有骨髓移植才能挽救生命。杜以萍主任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鼓励刘女士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一时间联系青岛中心血站、中华骨髓库和与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并与其亲属们进行有效沟通,历时半年,终于找到了骨髓移植配型成功的捐献者。刘女士在我院血液科经过诱导缓解、巩固强化治疗半年后,达到了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条件。然而,因病致贫的刘女士得知骨髓移植大约需要30多万元费用的消息,再次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打算放弃治疗。杜主任一边动员全科人员、朋友圈、血液科群募捐,一边向中国众筹网微信平台投放刘女士详细的临床资料及家境贫困情况,经过杜主任锲而不舍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基本解决了骨髓移植费用难题。8月25日,刘女士在青医附院接受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成功后,刘女士出现了严重的排异症状,被诊断为GVHD(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而GVHD不仅治疗有难度,并且预后差。12月12日,刘女士因病情加重再次住院,持续腹泻、合并肺部感染等,并出现了肛周脓肿,杜主任带领团队积极给予调节免疫抑制剂剂量、抗感染、保肝等治疗,多次行环孢素浓度、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检测,同时急请肛肠外科联合会诊、手术。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杜主任每天的嘘寒问暖,刘女士于3月14日康复出院。她热泪盈眶地说:“我被确诊为急性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到现在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历时一年多,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杜主任付出了大量心血,我难以言表、终身难忘……”
——链 接——
团结奋进的血液科团队
我院开设血液内科专业已有20多年,虽然血液科独立时间不长(两年多),但起点高、发展快,站在现代医学最前沿,紧跟学科的最新进展,成为集科研、教学和临床为一体的科室。他们开展了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各项检查,提高了疾病的确诊率,正确的评估预后,进行精准分层治疗。在熟练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各类贫血、各种出血性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疾病等)的基础上,对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等疾病及各种贫血、出血性疾病等疑难危重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高了恶性血液病的缓解率、生存率;在不明原因发热、DIC等疑难危重病症的诊治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全科人员在杜以萍主任的团结带领下,秉承“同心同力,血脉相连”的理念,造福更多患者。
联系电话:87627353
- 上一篇: 夏季关键是养心,记住12345,才能生龙活虎!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