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欣,副主任医师,青岛大学医学部兼职副教授,肝病十科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近30年,在各类急慢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乙脑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型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病的诊治。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级科研课题研究,主编本专业著作3部,发表中华级及国家级论文近20篇,SCI文章一篇。发明专利2项,实用专利多项。
王德欣教授:喝酒与酒精肝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际圈不断扩大,人们在各个场合都是举杯畅饮,喝得很尽兴,也因此很多人喝出了酒精肝。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喝酒虽并不一定会导致酒精肝,但喝酒要有度,要有节制,因为引发酒精肝的最主要因素还是饮酒量。
喝多少算适量饮酒
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醉伤身,那喝多少算适量饮酒呢?这可不能全凭感觉,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中,对成年人适量饮酒给出的建议是:成年男性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相当于:
*啤酒750ml*或葡萄酒250ml* 或38度的白酒75g*或高度白酒50g
成年女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相当于
*啤酒450ml*或葡萄酒150ml*或38度的白酒50g
当然,因为不同人种和性别,体内饮酒基因类型不同,所以酒量也是因人而异,比如西方人比东方人对酒精的解毒能力强,男性比女性强,所以一般人群有平均量,男性每天喝酒的纯酒精量要小于40克,连续不超过5年,女性少于20克相对安全,否则就会对身体产生伤害。
过量饮酒有哪些危害?
大碗喝酒往往被人们看作是性格豪爽的表现,殊不知在您频频举杯之际,您的身体正遭受损害。
最常见的危害就是酒精肝,原因是酒精是通过肝脏代谢的。酒精也叫乙醇,进入人体后分三步代谢,第一步是乙醇进入人体,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变成乙醛,这步在肝脏内完成,然后再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代谢成乙酸,乙醛对肝脏的损害非常大。酒精肝是比较通俗的说法,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统称为酒精性肝病。此病没有特异性症状,酒精性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炎可能会有体力下降,精神不振,肝区不适、胀痛、压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等,如果发展到肝硬化阶段,肝区不适减少,但会出现腹水、少尿,严重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甚至癌变。
其他方面的危害
心血管方面:更容易患高血压、高甘油三酯、心肌疾病等;
癌症:与食道癌、直肠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其他健康问题:比如肥胖。
以前喝了很多酒怎样才能避免酒精肝?首先当然要戒酒
这对我们是一小步,对肝脏健康来说,可是一大步。戒酒后,轻度或中度酒精肝的病情会逐渐好转,一般也不需要加用降血脂药物,甚至可以完全恢复正常。即使对于那些酒精已经导致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患者,戒酒也大有好处,可以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适当运动、作息规律、均衡饮食
要懂得劳逸结合,对于健康者而言要注意锻炼身体,平衡体内的脂肪,及时进行合理的代谢。对于酒精性肝病的患者要注意休息,做到起居有节,劳逸适量。在康复过程中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以及体质强弱不同,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适当运动、作息规律、均衡饮食,在身体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定期体检,重视酒精肝
酒精肝不是个软柿子,在欧美国家,过量喝酒一直是脂肪肝和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因此而继发肝癌的也大有人在。近几年,我国患病人数也在不断上升,而乙肝或丙肝感染者长期大量饮酒还会增加酒精性肝硬化的风险。早发现早治疗可预防酒精肝的发生。应定期到医院做肝功能以及体格的检查,尤其是对于长期饮酒和素有肝脏或者消化系统疾病的人而言,更应如此。如果酒精肝已经比较严重了,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