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药学专家提醒您谨防9大用药误区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7-4-13 14:07:00 点击:-

 

药物治疗,理应是为了缓解病情,但错误用药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副作用。不但不能控制病情,还会加重病情,甚至产生更大的不良反应。据调查显示,86.7%的被调查者曾有自我药疗经历。在服药过程中,69.7%的人曾随意增减疗程或自行更换药物。46%的患者不能正确服用药物。

错误一:1天3次=8小时吃1次

一天三次服药

通常指早餐、中餐、晚餐进行服用

与每隔8小时服用存在一定差异

但部分人将某些需隔8小时服用的药物

分早、中、晚三餐服用

若是早餐与中餐相隔过短

易导致药物浓度较高,可能引起毒性反应

晚餐、早餐相隔过长

药物浓度过低,会影响药物疗效

错误二:饭前服用=空腹服用

一般情况下

空腹服用,指饭前一小时或饭后两小时

饭前服药,通常指饭前半小时

若是患者没有把握正确的用药时间

有可能引起疗效降低或出现不良反应

明确指出如何服用的特殊药物切勿自作主张

错误三:忘服药=下次吃双倍剂量

忘记服药,并不少见

但一次性服下双倍剂量,可能会放大副作用

加大身体负担引起身体不适

若忘服时间接近正常服药时间,可以补服

若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不适宜补服剂量

错误四:一片大药剂=掰开吃小片

部分药物片剂较大

尤其是老年人可能觉得难以下咽,掰小块吞服

但缓释片等剂型结构可保证药物缓慢溶解,逐渐释放

如果遭到破坏,服药会增加吸收剂量

更有甚者,自以为粉末吸收更快,去胶囊直接吞服

很有可能引起肠胃不适,甚至影响口腔、食道

如果无法顺利吞服药片

建议咨询医生后更换剂型或规格

错误五:不同药名=不同成分

不少人自行购买甚至搭配药物服用

但其中也不乏同类药物以不同名称呈现的药品

导致重复服用同一类药物,增加药物剂量

引起较明显的不良反应

若就医时在服用药物,须主动、如实告知医生

错误六:服用多种药物,不注意禁忌事项

每一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化学成分

不同的化学成分相遇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部分药物明确表明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切勿忽视

若在服药期间有禁忌食物,也需引起重视

错误七:出现不良反应,自行决定用药

已经上市的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

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反应,如:呕吐、头晕等

患者或家属应及时向医生药师咨询、沟通

不仅可以明确用药安全,也方便医生调整药物

在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过敏史等重要事项

错误八:用贴剂后洗澡

较多止痛药通常被做成贴剂

一般具有吸收缓慢但稳定的特性

偶尔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洗澡

若水过热或清洗时间较长

血管扩张,可能吸收更多的药物

而贴剂的胶类可能会刺激皮肤,引起红疹、瘙痒

错误九:随意用药膏

含止痛成分的药膏不宜涂得过厚,如:水杨酸甲酯

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药膏,可能导致皮肤变薄,甚至破裂

皮肤破损,使用激素类药膏可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伤口更易被感染,也有可能引起激素紊乱

科学用药

1、按医嘱和药师指导正确使用,其中包括用药时间、用药间隔、用药方式和剂量,如有疑问,及时咨询专业人士;

2、用药后出现任何“以前没有”的不良症状,及时联系主管医生或药师,以便及时评估,决定是否需要更改治疗方案;

3、重视药物食物的相互作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如:

○ 深绿色蔬菜、动物内脏、西洋参等会降低抗凝药华法林的疗效;

○ 深海鱼油会增加华法林抗凝效果,增加出血风险;

○ 用葡萄柚汁服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会增加肝功能异常、肌肉酸痛的风险;

○ 服用某些抗菌药时饮酒会出现头痛甚至死亡。

4、孕妇、小孩等特殊人群用药需特别注意。

标签: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药学   专家   用药误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