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海慈医疗:【专家提醒】被严重忽视的青少年情绪病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7-4-12 16:11:00 点击:-

关于青少年抑郁症,公众认知太欠缺

数据显示,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趋升,但人们对此病依然知之甚少。

一位心理学家曾对162名青少年患者作过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青少年抑郁症,学校、家庭、社会对本病的识别率平均不足1%,一些综合医院的识别率仅为15%左右。

“从症状上来看,青少年抑郁症表现多样,比如情绪低落持续两周以上,兴趣丧失、无愉快感,冲动、有攻击行为,以及无精打采等。”海慈医疗集团针推康复科主治医师李淑景介绍,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嗜睡或失眠、思想不集中、罪恶感或无价值感等,也是青少年抑郁症的表现要点。

从诱因上来看,青少年抑郁症临床上的分类,包括急性抑郁、慢性抑郁和隐匿性抑郁。其中,急性抑郁有比较明确的诱因,大多涉及到严重的失落事件,起病急,症状进行性加重;慢性抑郁常有多次与父母分离或其他精神创伤,但没有突然的重大诱发因素,这类儿童病前适应环境能力差,抑郁为逐渐出现,除情绪抑郁外,常有明显的躯体症状;隐匿性抑郁表现不明显,常表现为行为问题,有多种躯体症状,有时可周期性表现抑郁情绪。

妈妈服药,治好了16岁女儿的抑郁症

在多年的诊疗经历中,李淑景接触过不少让她记忆犹新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其中,一名16岁女孩,无论从致病诱因还是治疗方案上,都有一定的代表性。

16岁的素素算是一个乖巧的女孩子,可妈妈却哭诉,与女儿的关系越来越僵,“看似文静的孩子,突然说要杀死妈妈,而且说了好多次,每次和妈妈争吵后,都声称要离家出走。”李淑景说,经过交流得知,素素的爸爸常年在国外,多年来一直是妈妈一个人带她,妈妈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经常会把不良情绪朝着素素发泄。近期,妈妈发现素素与异性交往,开始火冒三丈,阻止素素去异性朋友家做作业,甚至阻止两人之间的交往。素素也曾试图与妈妈沟通,但遭到拒绝,经过一段时间的对峙后,素素抑郁情绪加重。

了解了素素的心理症结后,李淑景分别对母女二人进行心理疏导,建议妈妈多给孩子一种家的归属感。

“最终的治疗,并不是让孩子服药,而是给素素的妈妈开了缓解焦虑情绪的赛乐特药物。”李淑景说,像素素这种情况,实际需要从妈妈的身上找原因,青少年抑郁的问题有时是家长的问题,所以家长的焦虑情绪压下去了,孩子也就恢复正常了。

被点名罚抄后,13岁少年挥拳打老师

李淑景接诊过年龄最小的患者,是13岁的男孩强强。“刚来时,他显得比一般人成熟,比一般人淡定。”

强强今年上初二,父母是普通公司职员。上小学时,强强活泼开朗,但上初中后经常烦躁,还对他人言语攻击。家长以为强强学习压力大,又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定是正常的。

直到今年上半年,因为作业没做好,老师在课堂上公开点名,让强强罚抄,强强认为老师故意和他过不去,挥拳便打,这才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老师也是为了孩子好,他为什么这么做?不能理解。”强强的父母找到李淑景。经了解,强强对生活的认识都是悲观的,上课时他觉得自己坐在那里就像木头一样,听不进去,老师讲课声、同学读书声都令他特别烦躁。

“仔细了解,孩子说他特别敏感,觉得老师、同学都在背后嘲笑议论他。老师稍微对他要求高一点,他就觉得老师看不起自己,就会朝老师发脾气。他觉得自己就像生活在黑洞中,多次有自杀想法。”李淑景介绍,经过诊断,强强患上了中到重度抑郁症,随后住院两周,并接受了心理和药物治疗。由于抑郁症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还将对其观察、随访一到两年。

【就诊提示】:

针推康复科门诊位于国医堂A楼3楼

咨询电话:83777886

标签:海慈医疗   专家提醒   青少年情绪病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