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夜长晨接阳,
防寒保暖添衣裳,
脚暖曝背勤搓手,
节欲护肤畅血流,
户外锻炼太极扬,
忌辣燥热坚果尝。
12月8日上午,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与市南区老龄办联合举办的健康讲堂进社区活动来到善化路社区,集团妇一科冉雪梦副主任医师为居民讲解“冬季话养生”相关健康知识,现场60余名社区居民参与讲座,专家与居民积极互动,场面温馨。
据冉雪梦副主任医师介绍,人体的阳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的作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冬至阳气开始萌生,需保护阳气,勿使情志过极,以免扰动阳气;应早卧晚起以护阳气,此时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增加高能量食品的摄入,以增强御寒能力。此外,起居和运动等方面也需要注意。随后,冉雪梦副主任医师向社区居民介绍了一些养生保健小常识,深受居民喜爱,居民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讲座幻灯片,拿出本子记录养生保健知识。
勤搓手防感冒
在寒冷的冬至时节,常搓手对健康大有裨益。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如劳宫、鱼际、合谷等。通过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可充分刺激位于手心的劳宫穴,让心脏逐渐兴奋起来;经常刺激位于双手拇指根部隆起处的鱼际穴,可疏通经络,增强呼吸系统功能,预防感冒。搓手时宜双手抱拳,双手从虎口接合,两手捏紧,再移动双手转动,使其在转动过程中各部分互相摩擦。搓手时间可长可短,贵在每天坚持。
常晒背以养阳
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侵入人体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冬至时节气候寒冷,在阳光充足的时候,经常晒晒后背,有助于补益身体阳气。常接受紫外线照射,还可使人体皮肤产生维生素 D,促进钙在肠道中吸收,从而使摄入的钙更有效的吸收,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暖双足防体寒
俗话说“诸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脚与人的健康关系密切。足少阴肾经循行于足底,而肾为人体先天之本,主载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脚是人体经脉汇集之处,足三阳经终止于足,足三阴经起始于足,分布于脚部的穴位有60多个。脚部受寒,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妇女痛经等病症。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选择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冬季泡脚,藏精温肾。
睡前半小时,常做足浴,既能御寒,又能有效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下肢的沉重感和全身疲劳。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时间:每次浸泡10-2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按摩:泡足后擦干,双手按摩脚掌心2-3分钟。脚底的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按摩揉搓可以起到补肾功效,并能安眠。常用配方:生姜、艾叶、花椒水、红花等。
可常食坚果
冬至时节可多食些坚果。坚果性味偏温热,在其他季节吃容易上火,冬至时天气较冷,多数人吃后不存在这个问题。如花生、松子、杏仁、核桃、栗子、腰果等,虽然油脂成分多,但都以不饱和脂肪为主,因此有降低胆固醇、治疗糖尿病及预防冠心病等作用;坚果中含有大量蛋白质、矿物质、纤维素等,并含有大量具有抗皱纹功效的维生素E,对防老抗癌都有显著帮助;坚果还有御寒作用,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当然吃坚果也要适量,并且应因人而异。
冉雪梦副主任医师提醒社区居民,养生要适度,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综合调养要适中。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
最后,冉雪梦副主任医师还向大家介绍了三九是冬病冬防的好时节,三九穴位贴敷也是冬季养生保健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今年开展三九贴科室:
儿一科、针灸推拿科、妇一科、心血管一科、治未病科、耳鼻喉科。
今年三九贴敷的时间:
一九:2016年12月21日
二九:2016年12月30日
三九:2017年1月8日
海慈医疗集团各科室采取特色组合治疗模式:
儿一科:穴位贴敷+隔物灸+中药饮片和颗粒剂
针推科:穴位贴敷+针灸+拔罐
妇一科:穴位贴敷+隔药灸+中药颗粒
心血管一科:穴位贴敷+隔物灸+耳穴压豆+中药定向透药疗法。
治未病科:穴位贴敷+药罐+温针灸(督灸、脐灸)+中药汤剂+膏方耳鼻喉科:穴位贴敷+中药治疗+雷火灸
各科室推陈出新,持续为岛城市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 上一篇: 海慈肝胆内科主任谢旭善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