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啦,忙碌了一天回到家,洗个热水澡可是冬季里的一大享受!但是,有些错误的洗澡方式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下面,就和大家聊聊关于洗澡的那些讲究!
洗澡不仅可以清洁皮肤、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有利于消除乳酸等导致疲劳的废物、还能改善睡眠。
无论春夏秋冬,洗澡时间均不宜过长,每次洗澡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以防心脑缺氧、缺血。
5个不良洗澡习惯
1、起床就洗澡:晕眩
早起后洗个澡,可以促进大脑兴奋,保证一天精神振奋,但如果没吃早饭就洗,很容易发生晕眩,甚至低血糖性休克。如果再加上水温过高,血管扩张,还会出现脑供血不足、虚脱。早起洗澡要安排在早饭后半小时。
2、睡前冲澡:失眠
热水会使体温迅速升高,抑制大脑褪黑激素的分泌,洗完立刻上床会令人难以入睡。最好在睡前2小时沐浴,如果只能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额头5分钟。
3、饱餐后洗澡:影响消化
空腹不能洗澡,饱餐后同样不行。刚吃完饭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洗澡全身血管就会扩张,皮肤和肌肉血流增加,会影响消化。酒后也不宜洗澡,否则会导致血压下降,出现头晕眼花,甚至引起心脏病或脑中风。
4、洗前准备不充分:心血管疾病风险大
秋冬季节,带着一身冷气进入浴室,巨大温差会使血管及心脏负担增大,对于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十分危险。通风差的话还会引发头晕、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冷天洗前最好做5分钟热身,如原地踏步、扭腰、搓脚、按摩涌泉穴等。
5、使劲搓皮肤:伤害皮肤角质层
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脂质膜共同构成了皮肤的屏障保护层,使劲搓澡就会破坏保护膜。洗后用手指搓皮肤能听见吱吱的声音,就说明搓洗过度了。建议勤洗澡,不是“攒着洗,用力搓”,用柔软的海绵蘸沐浴露轻轻擦洗,在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
标签: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冬天 洗澡
- 上一篇: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分享你竟然每天“喂养”癌细胞,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 下一篇: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