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累计献血145次、7年志愿服务累计时长近2万个小时;没有任何报酬,她却多年如一日激情饱满;没有鲜花掌声,她却任劳任怨、不知疲倦。昨天,记者跟访了“热血红嫂”韩珞一天连续七八个小时的工作,发现她是位实实在在的“工作狂”,更是无数初次献血者的坚强后盾。用一位献血者的话说:“有了韩大姐,献血车像家一般温暖。”
【6:30】摸黑出门赶头班公交车
“11月23日,外采地点:即墨即发集团针织工业基地,出发时间:7时30分。 ”根据手机中储存的这则信息,昨天凌晨5时,韩珞起床后,安顿好82岁的老母亲,6时整出发前往位于隆德路上的市中心血站。天还没亮,记者跟随韩珞冒着寒风,从标山路的家中出发。为了赶上最早一班6时从泰山路发车的218路公交车,韩珞一路快走了一站路来到了延安路南站公交车站。摸黑赶公交对她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如果早上7时献血车出发,我5时30分就出门了,公交车还没发车,我只能打车去血站。 ”天气寒冷,54岁的韩珞却显得十分精神。上车后,她还在用手机查看最近一周的外采信息,盘算着接下来的几天如何安排时间。一边是需要照顾的母亲,一边是自己热爱的志愿服务工作,韩珞常常一连工作八九天不能好好休息一下。趁着坐公交车的功夫,她闭上眼睛、揉揉太阳穴,享受这难得的放松。
【6:50】第一个到血站开始工作
6时50分,韩珞下车后步行来到市中心血站。“这么早,今天又去哪? ”“你好啊师傅,我们今天去即墨! ”从2012年跟随献血车外采后,韩珞一直是第一个到血站的志愿者,甚至比工作人员来得还要早,早已和保安师傅、送报纸的师傅十分熟悉。打开一楼的仓库门,韩珞拿出5个大血箱和2个小血箱,动作麻利地将冰箱里的冰块放进去。 “每个箱子放三块冰,一个网子,方便工作人员放血袋。 ”业务熟练的韩珞打开献血车门,整齐地码好血箱,又开始摆血样试管。 “今天外采计划采200人,所以我要准备600根试管,每三根为一组,要按照颜色排列,方便工作人员用。 ”说话的功夫,韩珞已经把两辆车所需的试管摆放到位了。
【7:15】献血车上简单吃点早饭
7时15分左右,参与本次外采的工作人员全部到位。开车前,韩珞发现饮水机上的大桶水不够了,没有言语一声,便和志愿者麻俊一起,一人扛一桶从仓库走了出来。 “这么重快放下,让我来。 ”当记者上前要帮助韩珞时,她却说,“没事没事,一点都不重。 ”放下大桶水,韩珞坐在椅子上,也没有过多的话,看到谁来了都笑眯眯打招呼。一切准备就绪后,采血车在7时30分准时出发前往即墨。路上,韩珞依旧是闲不住,帮着师傅看看另外一辆献血车行驶到哪、高速路是否畅通等等。 7时45分,55岁的志愿者姚宏招呼着韩珞该吃早饭了,车上的小桌子上摆上了咸菜、馒头、面包,姐俩一边聊天一边吃得津津有味。
【9:30】指导118名职工填写表格
8时52分,献血车提前到达了即发集团针织工业基地。车门一开,韩珞带领着另外三名志愿者又开始忙活起来,顾不上车外的低温,不戴手套拎着箱子就开始布置领奖处了。 9时30分,血站工作人员来到该基地的一处会议大厅准备对职工进行献血前的体检。 “我们帮忙把献血单子填好,体检的工作人员就不用麻烦了。 ”拿着一沓单子和两支笔,风风火火的韩珞,在排队的人群中挨个为118名职工进行指导。“这次献的血叫全血,你要单子上划勾,回访的方式填短信,体重单位是公斤,背面需要签字。”同样的话,韩珞要一遍遍重复。遇到年龄超过60岁的职工,她会婉转地告诉对方,已经超龄不能献血了,但是可以叫孩子们来献血。
【10:10】手拉手鼓励初次献血女工
作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除了要给工作人员当得力帮手,还要当献血者的坚强后盾。跟访中记者了解到,一次韩珞在远洋广场献血屋发宣传单页时,有一位市民来来回回拿了7次单页,在拿第8次单页时,韩珞向他讲述了自己的献血经历,终于让他鼓足勇气走进了献血屋成功献血。这次也不例外,很多初次献血者都会觉得害怕或者有顾虑,韩珞就会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献血其实并不可怕。10时10分,韩珞来到了一辆献血车上,看到有职工献血结束,手臂刚缠上绷带,她都会立即过去,帮忙放下袖子,嘱咐道:20分钟摘掉绷带,回去多喝水,晚上别熬夜。这时,22岁的女职工姚入凤准备献血,这之前她已经喝了三杯糖水,可还是觉得有些紧张。 “为了献血,我已经连续一周努力吃饭,终于增肥到了90斤以上,可以献血了。 ”心情激动的姚入凤见到针头时还是吓了一跳,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伏在韩珞的耳边问她会不会疼。 “不会的,就扎针的时候疼一会,我陪着你。 ”说着,韩珞拉着女孩的手,扎针时还帮她捂住眼睛。 “怎么样,不疼吧?最近工作忙吗? ”为了缓解姚入凤紧张的情绪,韩珞开始找话题聊天,几分钟过后200毫升全血成功捐献完毕。工作人员拔针后,韩珞还不忘夸夸这位勇敢的女孩,并给她递上了一本无偿献血证。
【15:30】回到血站继续完成工作才回家
在送走了最后一位献血者时,血站工作人员才开始收工,当时已经快中午12时了。韩珞等志愿者帮助工作人员将物品放上车,才前往食堂吃饭。 “我吃饭快,没事我等着你们。 ”行事干练的韩珞等着大家全部吃完饭后,一起乘车返回市中心血站。到达血站已是下午3时30分左右,可韩珞的任务还没有结束,帮工作人员将血箱抬回血站后,联系好第二天的外出采血任务,她这才放心地回家了。到家后和母亲一起吃完晚饭,韩珞会拿出她的记账本,工工整整地写下:11月23日,即发集团外采、118人、献血34300毫升。
- 上一篇: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为高龄骨伤患者带来新希望
- 下一篇: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