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青岛市无偿献血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研讨会在青岛市中心血站举行,会议邀请了中国输血协会理事长、上海市血液中心朱永明书记,上海市血液中心钱开诚教授,江苏省血液中心孙俊主任,山东省血液中心秦敬民主任现场指导,青岛市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吕富杰处长出席了研讨会。
十二五规划期间,青岛市血液采集量逐步提升,临床用血需求基本满足,2015年底,全市供血量达到35吨左右,人均用血量接近4毫升。同时,血液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不仅建立了集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准则及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为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了全站、全员、全程质量控制。而且加强了冷链控制,建立了血液自动分离、血浆病毒灭活、血浆速冻过程的信息化联网,实现了血液制备过程数据的可追溯性和质量安全监控。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的长效机制也进一步深化,2012-2015年期间,国内纸媒报道无偿献血信息平均每天达到1.5篇,使无偿献血工作每天都“有声、有影、有字”,让无偿献血更加深入人心。
“十二五”期间我市的无偿献血事业和采供血工作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面对未来全市人口的增长和医疗行业的扩增,部分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血液资源的分布也将面临调整。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进一步适应环境、生活方式、新技术以及医学模式的变化,率先实现发展转型,我站拟定了“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并邀请了各位专家莅临指导,力求进一步完善规划,加快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推动青岛市无偿献血事业的科学发展。
各位专家对我站十三五的规划框架给予了肯定,并就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性意见。在十三五规划中,青岛市中心血站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依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理顺以政府为主导的血液管理机制,完善运作体系建设。把“健康青岛”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保证血液质量,保障血液安全,满足临床救治需求,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以全面促进献血服务体系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营管理体系建设的健康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认真落实依法、质量、人才、科研、创新五项方针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精准化招募、预约化采集、温馨化服务、科学化用血、智能化监管和精细化管理等重大举措,全力打造“热血真情”无偿献血服务平台,努力为实现“无偿献血,爱心奉献,献血救人,多方共建,健康青岛,全民共享”的良好局面作出积极贡献。
- 上一篇: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盆底修复手术解除患者“难言之隐”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