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匾、镂花门,一走进李沧区湘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馆”,扑面而来的是古色古香的设计风格和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小小的“国医馆”结构紧凑但功能齐全,中医问诊室、理疗室、康复室、针灸室应有尽有,“中医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因其厚重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治疗优势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国医馆’建设是咱们青岛市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的就是方便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中医诊疗和保健服务。”国医馆的郑连臣主任告诉365健康在线记者。
李沧区湘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馆目前医疗人员配置合理,仪器设备完善,已于今年7月11日正式开诊。装饰装修古香古色,中医中药治病健身。接下来请大家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来领略一下国医馆的特色与亮点吧!
中医+现代医学 “新设备”对抗“老毛病”
纵观当下,医学服务模式已从以医疗为重点转向以预防保健为重点,这正好契合了中医“治未病”的诊疗理念,国粹中医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和认可。目前,“中医热”不但风靡国内,更是在全球大面积升温,广受青睐。在刚刚落下帷幕的里约奥运会上,菲尔普斯身上的“一身暗红色大圆印子”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医拔火罐和其他传统中医疗法一样,在奥运风的催生下,以“全球网红”的姿态重新为人们所认识和接纳。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对症下药、从根源治病,”国医馆的招作春医生告诉记者,这正好与当前国家提倡的“精准医疗”的概念不谋而合。中医看病以“简、便、廉、验”的优势深受百姓认可,湘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本着服务百姓、造福市民的宗旨,引进了当今先进医疗科技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的高科技理疗设备,包括电脑中频治疗仪、超声音频治疗仪、华佗治疗仪、电子艾灸治疗仪等,在治疗颈肩腰腿痛、盆腔炎、附件炎、前列腺炎、慢性肠炎、神经衰弱等方面有突出的疗效。
“我们国医馆现在有4名专家医生,8张床位,基本可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中医和康复需要。对于颈肩综合症、腰腿病、脑血管引发的偏瘫等疾病都会有比较理想的效果。”郑主任告诉记者。“我们会针对患者的具体疾病来选择诊疗方案,将针灸、按摩、中药、小针刀、治疗仪等各种治疗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达到治本治根的目的”。
专家正在给患者使用电脑中频治疗仪
“电脑中频治疗仪可以有效消炎止痛、放松肌肉,”招作春医生向记者介绍道,“我们之前曾接诊过一名62岁的韩女士,她患有颈脑综合症已经10多年了,现在随着年龄的增大,头疼、头晕的症状愈发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面对前来求医的韩女士,招医生为她制订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利用电脑中频治疗仪并辅以针灸治疗,3次治疗过后,韩女士的症状明显减轻,“老毛病”被“新设备”全线击溃。
中心国医馆的针灸所用到的针具全部为一次性的,电脑中频治疗仪所使用到的电极片也是专人专用,从根源上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问题。
记者发现,在理疗室,各类设备有序摆放,每张床之间都有帘子相隔,确保患者的私密性;在康复科,各类康复设备打扫的一尘不染、错落有致;在针灸科,人体穴位模型与针灸设备摆放整齐,随时等待‘检阅’;另外,每个窗台上还贴心的放置了小花草,为的就是给市民们一个舒心的就诊环境。
刀到病除:“小针刀”里有“大世界”
作为中医针灸与西医手术刀技术的结合,“小针刀”技术源自国内,目前已经非常成熟。初见小针刀,只觉得是比针灸的针具稍大一些的针。细细看来,小针刀刀口呈现扁平状,有点像迷你版的螺丝刀。“小针刀集中医针刺疗法和西医手术疗法的优点,兼有针灸针及手术刀的综合作用,对于某些慢性损伤性疼痛疾病,尤其是软组织粘连、瘢痕引起的疼痛性病症的治疗有着独到之处。”郑主任告诉记者,小针刀作为一种新型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冻结肩,以及网球肘、高尔夫球肘等周围软组织损伤性疾病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已经从医28年的郑主任,在小针刀诊疗领域拥有十分丰富的诊疗经验和高超的诊治水平。据郑主任介绍,小针刀的原理就是采用针刀松解术,在中医经络学和西医解剖学的理论基础上,将针扎入病变部位,将粘连的组织进行剥离,起到松解的目的,缓解神经的受压。一般病人治疗10分钟就可以完成,治疗后当即就能感受到疼痛减轻。作为微创手术,小针刀的切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人体组织的损伤也小,且不易引起感染,治疗过程操作简单,病人也无明显痛苦和恐惧感。一般小关节的小针刀手术大概一次即可见效,关节较大、病变比较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3次左右,一次需要150-200元左右,现在中心还免挂号费,广大的市民朋友们如有相关的疾病可千万别掉以轻心,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
支招防顽疾 便民又惠民
“治未病”作为中医的一种诊疗理念,意思就是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招作春医生呼吁大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
风靡网络的“葛优瘫” 专家提醒请勿长时间模仿
特别是针对目前很火的“葛优瘫”,招作春医生表示:“电视剧中葛优的这个姿势肯定是不健康的。正常情况下,脊柱形成四个自然生理弯曲,分为颈前曲、胸后曲、腰前曲、骶后曲,四个部位连起来形成完美的弧线,才使脊柱如弹簧般有力、坚韧而稳定。长期瘫在沙发上会使腰椎受压,肌肉和韧带疲劳,没有了肌肉和韧带的保护,脊椎结构可能发生病理性改变,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特别是处在青春期发育的青少年不要长时间‘葛优躺’,青少年的脊柱生长是靠椎体骨垢的发育促进身体的长高,而脊柱长时间处于这样的姿势极易导致骨骼畸形发育,导致形体异常。”
据了解,健康的坐姿应该是保持脊椎直立不驼背。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人,适当抬高电脑显示器,尽量不长期“伏案”工作。上身挺直,胸离开书桌10厘米,使胸背肌张力均衡,两腿平行自然放下,脚掌自然放置。招作春医生也提醒大家,坐的时间长了,对脊椎也不好,一般间隔四五十分钟就要站起来走动一下。
针对现在很多人都有的颈椎腰椎问题,郑连臣主任给我们推荐了几个小妙招,第一是“米”字操,也就是用头在空气中写一个“米”字,主要就是为了多活动颈椎。
第二是倒步走,倒步走时两腿交替向后迈步,增强了大腿后肌群和腰背部肌群的力量,有效改善人的腰部血液循环,防止腰肌劳损,不过走时要注意后腿尽量伸直才有效。
第三是多运动,但是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有所退化,所以不推荐爬山、爬楼梯等高强度运动,最好进行游泳、太极拳等运动,快走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国医馆,记者遇见了正前来针灸的孙大爷,他告诉记者:“咱老百姓看病,就是图个就医方便、用药实惠,如今在咱湘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都能实现,我腿脚不方便,之前不管大病小病,都得孩子们请假带我去大医院,次数多了我都不愿意再耽误孩子们的工作。现在好了,我就是下楼遛个弯的功夫就到了这里,十分方便。现在国医馆建好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老中医了,真是太为我们老百姓着想了。”
在今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另外,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也写入了“十三五”规划纲要。目前的青岛,正在大力提升基层医疗水平,而“国医馆”作为其基层医疗的着力点之一,正以其独特的治疗优势、厚重的历史底蕴,让老百姓们“病有所医、病有良医”,多位一体践行着“健康青岛”大战略。
国医馆专家简介:
郑连臣
骨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青岛市优秀中医工作者、青岛市针灸学会手法专业委员。
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系,从事临床医学工作28年,主要擅长针灸、小针刀及手法整复。擅长治疗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网球肘、骨性膝关节炎、跟痛症)。中药治疗痤疮、黄褐斑等。
坐诊时间:周一、四上午(节假日休息)
坐诊地点:李沧区湘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国医馆
招作春
中医全科医师,毕业于青岛医学院,从事临床工作34年,曾先后于山东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培训学习、青岛海慈医院参加中医名师讲坛培训学习。目前承担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断治疗和中医康复理疗工作,负责社区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服务及老年人健康管理,主要擅长中医方法对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及关节炎等病的康复理疗。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节假日休息)
工作地点:中心二楼中医科诊室
刘俊丽
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两年,曾于青岛海慈医院参加培训学习一年。擅长中西医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妇科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