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行为刻板 需警惕“孤独症”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6-4-13 18:01:00 点击:-

5岁男孩小林(化名)对诗词记忆能力强,能背诵大量唐诗,起初父母因为这个能力引以为豪的,但是小林的父母慢慢发现,他除了能背诵大量唐诗以外,对其它的事情却很少感兴趣,而且对诗词也仅仅是刻板背诵,不能去理解诗词的意大体意思义。常常喜欢自己玩耍,自言自语,不能与同龄小朋友建立伙伴关系。经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田博主任诊断,小林患了“孤独症”。

据小林的父母描述,其实小林在小的时候就已经有异常的表现了,当时我们以为还小,大一点儿就就会好的,也忽略了。在很小的时候非常喜欢看变化的东西,如电视的广告,非常迷恋,经常因广告停止而哭闹不停。睡眠也不好,经常后半夜常常哭闹,总玩一会才能重新入睡。3岁时,我们发现他不愿与人交流,也不会用点头、摇头来表示自己的要求,叫其名字常常是没有反应,偶尔与父母的目光对视,但持续时间很短。很少见其主动言语,也不与同龄伙伴建立关系。反复喜欢做一件事件,如不停地冲马桶,更不让别人干涉其行为。害怕陌生环境,也不让别人接触他。

据了解,儿童孤独症于1943年首次被描述为“天生的不与周围的人建立正常的情感关系”, 1982年我国首次报道了4例儿童孤独症,到2014年,美国的发病率为1/68、中国为1/100,发病率几乎是直线式上升。

尽管目前孤独症的病因不明,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学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除此之外,与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异常、神经心理异常及环境致病因素等因素也是密切相关的。

经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田博主任介绍,儿童孤独症作为一种严重的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语言交流障碍和刻板的行为举止。由于沟通困难,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情况严重的甚至会有自伤或暴力倾向等,对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儿童孤独症一般在出生后或婴儿早期即有症状,但家长却常不能及时发现而及时就诊。0到6岁是自闭症儿童的最佳干预期,如果家长能够早发现,早干预,自闭症儿童的功能恢复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预防方面,因本病病因不明,无确切的预防措施。遗传因素和宫内环境因素在本症发病中有重要影响,因此应积极防治各种感染、预防宫内或围生期各种损伤等,为重要的预防措施。

田博主任指出,目前占有相当比例的学龄前儿童可能患有孤独症,但往往没有得到及时诊治。从诊疗过程中看,患者的年龄越大,干预的难度也越大。所以,我们必须对儿童的心理和精神问题予以高度关注,早发现、早治疗。

为此,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4月16日周六上午9:30在青岛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安徽路32号)举办《儿童孤独症》专题公益讲座,儿少科田博主任医师现场讲解儿童孤独症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以前来聆听。

标签: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孤独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