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怎么会得肝硬化呢?我身体一直没什么感觉,从来没住过院,你们肯定弄错了!”近期前来就诊的李大娘满脸困惑的看着大夫。李大娘是城阳某地的一普通农民,以前从不舍得花钱查体,近年来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实施及老百姓健康意识的提高,李大娘今年才主动来医院查体,平时自我感觉良好的她万万没想到竟得了肝硬化。像李大娘这样的病人不在少数。那为什么平素自觉“身体很好”,却会出现肝硬化呢?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为什么要爱护我们的肝脏?这要从肝脏的特性说起。
肝脏是人体最为繁忙的器官,身兼数职,它有以下几大特性:
1.肝脏是人体最为沉默的器官。
肝脏上没有痛感神经,每天干最多的活,干最苦的事,任劳任怨,哪怕是有病了,也从来不喊一声疼,这种沉默的性格导致我们往往忽视了肝脏的感受,致使肝病越来越重,甚至癌变,这也就是李大娘得上肝硬化了,自己还不知道。但是为什么有些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的病人会感觉肝区不适呢?这是因为肝脏外表面有一层外衣(肝包膜),它上面的神经是很丰富的。当肝脏发炎时引起肝细胞肿大,进而引起肝脏肿大,使肝包膜处于紧张状态,撑紧的肝包膜刺激感觉神经后引起胀痛,钝痛,重压感或针刺样疼痛。这样的疼痛一般通过休息,合理营养或适当治疗,疼痛可随肝炎的好转而逐渐消失。
2.肝脏是人体最勇于献身的器官。
肝脏是人体的污物处理厂。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都要靠肝脏去解毒,现如今我们接触的大气、水、食物、药物等含“毒”越来越多,肝脏确仍然奋不顾身的尽全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牺牲自己,保全了身体。所以为了减轻我们“守护神”的负担,我们要尽可能保持大气、水、食物的洁净,避免滥用药物。
3.肝脏是人体最繁忙的器官。
肝脏每天都要做很多工作:a分泌胆汁、消化脂肪。b负责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c.解毒、排毒,吞噬异物。4.肝脏储血、凝血、止血。
如何预防肝病?
1. 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的劳累,如繁重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都会使机体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发病。
2. 保持正常体重
体重过重会让肝脏工作更辛苦,罹患脂肪肝的机率也会升高。如果全身脂肪减少,肝脏的脂肪也会减少,甚至明显下降肝病病人升高的肝功能指数。此外,还应适当做一些运动。
3. 营养均衡
均衡的饮食能量来源组合应该是55~65%的来自碳水化合物能量(例如米饭、面食),11~15%的来自蛋白质能量(例如肉类、豆类),20~30%的来自脂肪能量其中不饱和脂肪占比85%(例如植物油)。
4. 远离各种可能受血液污染的器具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打针、穿耳洞、刺青、和他人共享牙刷、刮胡刀等,以及减少接触可能受到血液污染的器具。
5. 注意饮食卫生
不喝生水,尽量不要生食海鲜,因为蛤、蚝以及贝类等容易受到A型肝炎病毒感染。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多吃些水果和蔬菜,切忌过油、过辣等刺激性的食物。
6. 切忌吸烟饮酒
烟中含有的尼古丁和酒的代谢产物乙醇对肝脏来说极其不利。
7.不乱吃药
吃进去的药物都必须经过肝脏解毒。除了医师处方药,避免自行服用其它药物,因为服用多种药物容易产生药物交互作用,影响肝脏代谢药物能力。
8.注意睡眠时间
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为8小时,正常的应该是从22点左右开始上床睡觉了,到了凌晨1至3点钟是进入深睡眠状态,这个时辰是养肝血的最佳时间,反之,就会养不足血。
9. 注射疫苗
肝炎疫苗安全性高,预防成功率在90%以上,所以应积极注射肝炎疫苗。
这些食物有益于肝:
1. 米饭、谷类等碳水化合物以及糖、油等食物,可以补充人体热量,提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
2. 牛奶、奶制品、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脂肪的食物;
3. 鱼、肉、豆制品等食物,有助于人体血液、肌肉组织的生长;
4. 蔬菜、瓜果、芋类、菌菇类、海带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人体的营养平衡。
城阳人民医院专家简介
孙维会
孙维会,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全国肝胆病咨询专家,山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医学会感染病专科分会委员会委员,青岛医学会肝病专科分会委员会委员,青岛大学医学院传染病硕士研究生导师。科研课题曾获得泰山医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城阳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医师介绍: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4年。对感染科常见疾病、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擅长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病毒性肝炎(乙肝、丙型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等。
坐诊时间:周二、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