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是最珍贵的,我们都应该珍惜和尊重。作为医生更应时刻心里装着病人,处处为病人着想,尊重每位病人,救死扶伤竭尽全力挽救每一位病人的生命,这是医生大医精诚精神和高尚医德医风的具体体现。
青岛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血液肾内科主任赵喜晨博士,他从医30余年,这30年,他的心里时时刻刻都装着他的病人。
“我不能让病人一天看不到我”,不论是赵喜晨主任的病人、同事还是家人,只要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心里时刻装着病人的医生。即使是生病了,他也不顾自己的病情坚持回到工作岗位。
赵主任生病住院了,血压高的护士们都害怕了,硬是逼着赵主任卧床治疗。可只要稍微稳定一点,一拔下针头,他却仍然坚持着进病房查房了,当时的一位病人回忆说,那时病号几天都没看到赵主任了,心里都觉得不安,看到赵医生就如同吃了颗定心丸,心里踏实。
镜头一:为了那一头乌亮的黑发
有位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女病人,因大出血在医院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准备给她化疗,可病人因为怕脱发宁死也不肯化疗。赵主任就马上找了一位已经治疗成功的病人与她见面,进行现身说法,看着已经康复的患者那一头黑亮的头发,这位女士终于同意化疗,最后康复出院。
镜头2:“红包”的故事
有一位农民,带着他14岁患白血病的儿子,慕名找到赵主任。这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听说城市医院里流行给医生送“红包”,便塞给赵主任一个事先准备好的500元红包。主任怕老农担心,没当面回绝,而是安顿好病人后,立即把那500元代病人交了住院押金。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治疗,病人的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转,但出院时还差800元钱,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赵主任知道后,又主动掏出1000元塞在老人手里。老人临走时含着热泪说:“主任啊,你对我真是太好了,你真是俺孩子的再生父母啊!”
为病人不计回报地代垫医药费,谁也记不清赵主任做过多少次了。不但从不接受病人的“红包”,还绞尽脑汁为病人省医药费。他规定科室的医生,能不检查的项目,决不给病人检查,能用便宜的国产药,就坚决不用昂贵的进口药。
为了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他任劳任怨,医院成了他的第二个家,面对病人的呼唤,他别无选择。他知道,“既然做了医生,就要有奉献精神,病人更需要我们!”有人劝他不要这么辛苦,他总是说:他受不了病人期待的眼光,病人的需要就是他的动力。也有人常常劝他该休息就按时休息,可他说有很多病人为了找他看病,要起的很早,赶很远的路,不能让他们失望,为了让每一位病人都能得到最好的医治,再苦再累我也得坚持。
赵主任总是保持与病人24小时联系的畅通,有时深夜接到病人家属的一个电话,赵主任都毫无怨言地赶到病床前。赵主任总是说,再严重的病人,医生都不能轻易放弃治疗,只有让病人看到医生的信心,病人才会有信心。
这就是血液肾内科的赵喜晨博士,当你有一天在血液肾内科病房里看到一位医生正在和患者“聊大天”,您不必怀疑,那就是他,能每天看到患者,他才会感到心安。
- 上一篇: 海慈医疗集团:泌尿肿瘤疾病患者看过来——北京大学青岛泌尿外科微创治疗基地落成仪式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