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0~14岁儿童总数超过2.2亿,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听力残疾现残率2.11%,据此推算,全国0~14岁听力残疾儿童总数超过460万。
2016年3月3日是第17次全国“爱耳日”,也是第4次“国际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关注儿童听力健康”。提高全社会对儿童听力的关注, 做好儿童听力残疾早发现、早干预和早康复具有重大的抢救性意义。0-7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听力损失不仅会造成言语发育迟缓或聋哑,还会影响儿童智力发展,造成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问题。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也不应忘记呵护孩子的听力,让孩子始终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有声世界,幸福健康一辈子!因此,家长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
听觉器官的结构非常复杂,耳朵分外耳、中耳、内耳。外耳包括外观所能看到的耳廓及外耳道,耳廓除了重要的美容作用,还有收集声音的功能,外耳道具有一定的共振特性,可以对声音有一定的放大作用。耳道的终端是鼓膜,将外耳与中耳分开。声波撞击鼓膜即引起鼓膜的振动。中耳腔内有三块听小骨,这三块骨头是我们人体最小的骨头。鼓膜的振动通过听骨链的传动,将声波传送至内耳。内耳中有一个形状类似蜗牛、盘旋2圈半的结构,称为耳蜗。耳蜗内部排列着数以千计的毛细胞,毛细胞的大小和形状随着耳蜗的盘旋呈现出特有的规律,恰似钢琴的"琴键",毛细胞位置的不同对应钢琴上的从低音到高音不同的频率。这样声音刺激这些细胞就像敲击钢琴琴键,传到中枢,我们也就听到声音了!
标签: 青岛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 儿童 耳朵
- 上一篇: 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专家走进校园进行健康教育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