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CT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广大的临床医生也不再满足于面对横断位的CT图像。“做个三维重建吧。”有的医生经常会对患者这么说。且慢,您这样可是给放射科医生出了个难题,因为三维重建可是有好多种,谁知道您要的是哪一种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CT三维重建,确切的叫法应该叫做CT图像三维后处理技术,它有很多种类。您要是哪一种?别急,必有一款适合您。
CT图像三维后处理技术最常用的,其实是二维的图像后处理,没听错吧?!是的,而且这是放射科医生的法宝,遇到横断位图像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射科大夫总是喜欢跟技师来一句:“麻烦建个薄层传过来吧!”其实,这里用到的就是所谓的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优点:重建速度快;数据丢失量少;与其他重建方法混合使用……缺点:平面影像;z轴空间分辨率较低;需要容积扫描数据;阶梯状伪影等(这些层厚变薄了就不是问题了,尤其上了64排之后) 。应用于:全身各个系统(脊柱病变;肠梗阻;病灶位置及比邻关系;病灶形态学评价……)。
二维的图像后处理还有一种,就是曲面重建 (Curved plane reconstruction, CPR)。心内科的医生及患者都见过CTA里面的冠脉拉直显示吧,那个用的就是这玩意儿。还有口腔科牙列的显示,也是用的这个。优点:显示走行复杂的组织结构。缺点:不能观察周围结构;低估管腔狭窄程度;会出现假象。应用于:血管、输尿管、胰胆管及特殊部位骨质等……
有的兄弟急了,“说好的三维呢……”现在就来说说3D显示的那些事。
胸外科的医生弟兄都知道,怀疑肋骨骨折了,做个三维吧。还有鼻骨骨折了,法医也会告诉你,去做个三维。还有心内科,建个冠脉三维。这里说的的就是表面遮盖容积再现技术 (Surface-shaded volume rendering, SS-VRT),又叫(Surface-shaded Display,SSD)。优点大大的:显示立体结构;美观;应用广泛。缺点:信息丢失量大;受阈值影响;不适合精细结构观察……应用于:这个不用说了吧……各类3D重建。
其他的还有最大密度投影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不清楚,喔,磁共振MRA的第一张图像就是这个,其他的图像也都是不同角度的MIP图像,这个够明白了吧。优点:显示高密度结构;与MPR相结合; 缺点:信息丢失较多;2D投影;不适合精细结构观察……应用:肺结节检出;观察血管、输尿管走行……。
最小密度投影 (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nIP),唔,这个还用说吗,与MIP正相反,显示低密度结构。优点:显示低密度结构;与MPR相结合; 缺点:信息丢失较多;2D投影;不适合精细结构观察……应用于:肺内气体潴留评价;气管支气管树显示;胰胆管显示。
容积重建(Volume endering,简称 VR):是利用计算机计算出每个象素内各种物质的百分比,并显示为不同的灰度,在图像上呈不同的亮度,并根据需要调整组织间的对比度,它能显示血管腔内结构以及血管周围结构的关系,且能显示重叠血管,是最接近常规血管造影的显示方法[1],VR运用全部数据,具有信息丧失少,解剖标志明确,图像层次多、柔和、边缘无齿状改变,层厚要求.不高、解剖结构容易辨认等特点,能显示血管腔内结构,以及血管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仿真内窥镜 (Virtual endoscopy,VE),这个就不用说了吧。优点:显示空腔脏器、气道、血管内表面结。缺点:适用范围有限;检查前准备……应用:仿真结肠镜、胃镜、气管镜;模拟血管内超声 。
常用的三维后处理方式主要就是这些,客官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一款适合你的吧。
- 上一篇: 青岛市中心医院:一日三人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取暖专家给您支招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