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家住平度市的王大爷晚饭后突然感到头晕、嘴唇发麻,说话不是很利落,由于老伴在青岛看孙子,所以王大爷自己在家,由于十几年前患过心肌梗塞,王大爷开始也没在意,以为还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头晕,但是到了晚上9点钟,感觉头晕加重、说话困难,接着打电话给青岛的儿子,儿子开车回家把王大爷接上,在路上感觉更加严重,到青岛后直接赶到了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急诊神经内科医生经过简单检查后怀疑脑中风,安排去做CT检查,但是结果出来后并没有明显的堵塞,随即医生安排王大爷住进了神经内科病房,并开始用抗凝药,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输液,病情有了一定的好转。
住院第二天,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安排王大爷做了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发现颈总动脉分叉处血管有阴影,神经内科李克波主任通过造影诊断为颈动脉斑块,颈动脉斑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斑块增大致颈动脉管径狭窄引起颅内低灌注及斑块脱落形成栓子,导致颅内动脉栓塞。李主任说幸亏发现及时,一旦形成颅内动脉大栓塞很容易有生命危险。由于王大爷身体原因,采用药物治疗,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治疗(1)通过药物控制血压、血糖、血脂;(2)抗血小板治疗:预防性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可每日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3)强化降脂治疗:多项临床研究均证实他汀类药物可稳定斑块、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可根据患者LDL-C水平及是否合并其他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酌情使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服用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肝酶、肌酶的变化。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王大爷头晕及嘴唇发麻现象消失,身体明显好转。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专家建议颈动脉硬化性疾病的预防,主要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合理饮食,限制盐、脂肪摄入量;加强锻炼,控制体重;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另外当发现有头晕及身体某部位运动困难等现象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降低栓塞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