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AllergicPurpura)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或Henoch-Schönlein综合征。是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病理基础为广泛的毛细血管炎,以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还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部分病人再次接触过敏原可反复发作。肾脏受累的程度及转归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过敏性紫癜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儿童及青少年为多见,尤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发病者多,一岁以内婴儿少见,男性多于女性(约1.4~2.1)。
那么家长该如何护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呢?过敏性紫癜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食物(牛奶、鸡蛋、鱼虾等)、药物(抗生素、磺胺药、解热镇痛剂等)以及花粉、蚊虫叮咬等。一般来说,过敏性紫癜85%与感染有关。如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龋齿、肠道寄生虫病等要及时治疗,并要积极寻找过敏原,可通过生物检测仪或经血液检测到。平时注意避免接触这些能够引起过敏的物质,若与某种食物有关应禁食,与药物有关应停用,与环境有关应避开。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细致的护理对本病的预后非常重要。家长需要注意的是:急性期出血多时应让孩子绝对卧床休息,并耐心与患儿解释,消除其恐惧心理;避免跌倒或撞击身体引起外伤出血,特别是注意保护头部以免引起颅内出血;饮食要注意进软、易消化(消化食品)、少渣半流质的无蛋白食物,忌食动物性食物和刺激性、热性食物,如蛋、奶、海鲜类食物及调味品(调味品食品)如生葱、干姜、胡椒等。病情好转后也要限制活动,以免过劳后导致紫癜加重或重新出现。
近期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过敏性紫癜患者较往年同期增多,希望能够引起家长的重视,对于患有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应该鼓励孩子多食新鲜蔬菜(蔬菜食品)和水果(水果食品),适当锻炼身体,增加肌体的抵抗力,避免感冒着凉和对肾脏有毒的药物。患病后不能在家盲目乱治,应及时住院治疗,是为了预防肾炎的发生,最好定期检查尿液,做到对病情变化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