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第9个“世界卒中日”。脑卒中又称急性脑血管病,俗称“脑中风”,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是一个具有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疾病。2004年-2005年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显示,脑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致死病因,因此,让更多市民了解脑卒中的防治知识十分重要。
每年入秋以后,随着天气转凉,青岛阜外医院前来就诊的脑血管病人明显增多,1周前收入院的一位张大叔今年66岁,以往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由于对预防脑血管病的相关知识不了解,也未定期查体,自行停用降压、降糖药物,导致肢体偏瘫,入院后他说出了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不愿躺在病床上,为儿女增添麻烦,拖累老伴。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就诊医生对他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评估,结果发现由于长期血压、血糖、血脂控制不佳,导致心脑血管动脉硬化,于是,对他所患疾病制定了专门的治疗方案,并给予积极治疗和健康宣教,控制中风危险因素,经过精心护理,配合康复功能锻炼,目前患者已能下地活动,这名患者在病房里常说,如果早知道这么多的预防知识,就不会得中风。
如何做好脑卒中预防?
青岛阜外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杨晶介绍,脑卒中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对未发生脑卒中疾病的危险人群而言)和二级预防(对已经得了脑卒中的患者而言),预防措施无论对脑卒中患者或脑卒中高发危险人群都十分必要。脑卒中二级预防,就是指对已经发生了脑卒中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目的是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脑卒中复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瓣膜病、心律紊乱、血液的高凝状态、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脂血症、高血小板聚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目前均被视为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本身就是预防性治疗卒中。
杨晶主任针对脑卒中二级预防做出以下提醒:
1. 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等药物。对于高凝状态和高血小板聚集患者,每天常规服用,积极抗凝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以十分有效的防止卒中的复发。
2. 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高血压病是动脉硬化的第一危险因素。高血压可加快加重动脉硬化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血压越高发生脑卒中或复发脑卒中的机会越大,有效降压治疗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复发。一般来说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40/80mmHg以下。
3. 服用调节血脂药物:血脂异常一方面使得血液粘稠,血流缓慢,供应脑的血液量减少;另一方面血中胆固醇增加,从而加速动脉硬化。低密度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直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已患脑卒中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控制在1.8mmol/L以下。可口服的药物有他汀类、普罗布考等。
4. 控制糖尿病:80%以上糖尿病导致脂质代谢异常,常伴动脉硬化、高血脂并发心脑血管病,而且血液内葡萄糖含量增多也会使血粘度和凝固性增高,加速脑动脉硬化,利于脑卒中形成。因此有效控制好血糖,可防止卒中复发。
与此同时,戒烟限酒、积极运动、合理饮食、稳定情绪、定期做神经系统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化验检查,可有效减少卒中的发生。
中年人如何防脑卒中风险?
今年的“世界卒中日”主题是“重视中年人的卒中风险”。研究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的疾病,这其中不乏中年患者,因此,中年人也不可忽视脑卒中,应该从生活方式开始预防脑卒中、控制卒中出现的各种危险因素。青岛阜外医院专家提醒,中年人预防中年人发生脑卒中,主要是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并优化患者的生活方式,应该立即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要注意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尤其是要识别一些前兆症状,如说话含糊不清或一侧肢体麻木等,不要认为自己平时身体健康就认为脑卒中离自己很远,也不了解中风的征兆,从而失去了最佳的诊疗时机。
青岛阜外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于1982年,是青岛市各医院中最早成立的神经科专科科室之一,该科室长期担任着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工作,干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脑卒中危险因素治疗,预防卒中发生,是脑血管病人Ⅰ、Ⅱ级预防理想的就医诊疗之处。科室医护人员以优质的服务和舒适的环境为基础,为不同患者提供温馨的个性化、人性化服务。
联系电话:
神经内科病房:82989952 24小时全天服务
神经内科门诊:82989957 周一到周日上午8点至下午17点。
- 上一篇: 第15个中国“男性健康日”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义诊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