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强北弱、西强东弱”是青岛医疗资源分布的现实写照,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青岛市已经在李沧东部预留医疗用地,但建什么样的医院、医院规模等详细内容还没有定下来。
10日,青岛市卫计委副主任薄涛就青岛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与市民交流。
薄涛在访谈中透露,随着李沧区东部居住人口越来越多,这一区域的医疗空白越来越明显。李沧西部的第三人民医院已经迁到新址,并由原来的二级医院升级为三级医院。在李沧区中部有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但是在李沧东部和崂山北部,欠缺一个能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医院。目前,李沧区政府已经研究制定,在这一区域预留了医疗用地。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对这块地进行论证,明年会有结果,这块地上要建什么样的医院、医院多大规模等详细内容目前还没有确定。
今年在建的青岛市妇儿医院二期工程,目前已经进入最后的精装修阶段,今年年底能够试运转,将在2015年春天启用。
市立医院东院二期目前已经立项、规划并公示完毕,今年年底能够开工建设,工期三年。目前,青大附院东院二期也已经开工奠基,计划三年建成。
薄涛透露,备受关注的青岛市人民医院现在正在报相关部门做立项工作,医院位于红岛,功能定位、流程设计正在进行。目前,高新区仅有城阳区人民医院和城阳第二人民医院,没有更多的三级医疗资源。
“目前青岛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尤其城区南北之间差距明显。”薄涛表示,按照国家要求,医疗资源配置上,每千人应该有4张床位,目前青岛这一数字为每千人口5.01张床。虽然总数上达到了国家标准,但是青岛各区差别极大。市南区每千人拥有床位为12.94张床,市北9.9张床,李沧4张床,其他区市除了莱西能达到5张床之外,剩下的离国家标准还有较大距离。
“公立医院数量仅占60%,床位数却占了85%,青岛的民营医院加起来才有6000多张床。”薄涛说,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能够提供的医疗服务资源相差较大,民营医院床位资源提升空间非常大。
- 上一篇: 青岛市市立医院将于10月16日举行神经病理性疼痛免费咨询宣教答疑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