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正是冬病冬治的好时节。据海慈医疗集团中医儿科葛湄菲主任介绍,近年来,儿科开展的三九贴敷疗法因疗效好,无副作用广受儿童及家长欢迎。
三九天穴位贴敷疗法是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顺应四时气候特点的一种“内病外治”的传统养生疗法。《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顺应四时气候特点,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主收藏,冬至后天气寒冷,人体阳气内敛,气血运行缓慢。此时采用具有辛温助阳的中药贴敷在人体特定穴位上,通过药物、俞穴及经络的作用,疏经散寒、温肺逐痰、健脾补肾、调节脏腑功能,调动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旨在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达到“未病先防”。
对于儿童体质古代就有“素体弱”、“先天不足”等记载,饮食调护稍有不慎,极易产生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小儿的生活质量。
三九贴敷法是一种比较容易接受的方法,而且疗效明显,避免了小儿打针服药的痛苦,没有副作用,仅有的部分小儿皮肤局部的色素沉着也会在一两年后全部消失。所以三九贴敷是调理小儿体质的一种好方法。小儿三九贴敷的适应症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腹泻、体质虚弱等疾病。
中医儿科、针推康复科、中医妇科、血管外科开展三九贴疗法
据针灸康复科刘立安主任介绍,中医对于许多慢性病多采用“冬治三九、夏治三伏”的治疗方法,数九寒天阳气最弱,冬至开始阳气始生,在“三九天”行穴位贴敷,扶助阳气促其生化,驱除体内久积寒邪,不仅可以达到通经散寒、温肺逐痰、健脾补肾、活血止痛之功效,而且也会加强和巩固夏天“三伏贴”的疗效,起到抵御外邪,预防疾病的作用。
针灸康复科针对不同疾病进行辩证施治的穴位药物贴敷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腰椎病变、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都可进行三九贴敷治疗。
中医妇科徐惠军副主任介绍,女性经期腰腹寒冷、痛经、月经不调;亚健康状态、体虚怕冷易反复感冒者进行三九贴敷疗法效果较好,受到了广大妇女的喜爱。
三九穴位贴敷的注意事项:
1、贴敷禁忌症: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38度以上者;皮肤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特殊体质及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以及贴敷局部皮肤有破损的不能贴附。2岁以下的孩子、孕妇、对胶布过敏者要慎用。
2、饮食注意事项:(1)忌食寒凉之品,寒凉之品,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及一身之阳气,轻则泄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阳虚宿疾。(2)慎用辛辣之品,辛温香燥之品容易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等。(3)慎食肥甘滋腻之品,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则易导致痰湿内生。
3、忌过量运动,以免汗出过多,导致气阴两虚,寒邪乘虚而入。
4、为确保疗效,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般药饼要贴4-6小时,刚贴上去感觉凉凉的,稍过一会儿,局部会有发痒发热的感觉。第一次、第二次贴的时间不必太长,保持皮肤完好,以免影响第三次的治疗。针对冬季着衣情况,药物以温补阳气为主,尽量不让皮肤起泡。
(2)如果个别贴敷者贴药部位的皮肤出现疼痛或者烧灼感,可自行早些揭掉,所有贴药的病人,即使没有疼痛烧灼感,睡觉之前也一定要揭掉药物。贴敷时间不是越长越好,需要根据患者皮肤耐受而定。如果用药者局部出现了红、肿或水泡等情况,均属正常现象,注意局部卫生即可。
(3)不管是三九贴还是三伏贴,每一九或一伏当天是最佳贴敷时间,因此最好按时贴敷。
三九贴敷时间:每年一九、二九、三九第1天。
今年的三九贴敷时间为:一九:2013年12月22日(周日);二九:2013年12月31日(周二);三九:2014年1月9日 (周四) 。
- 上一篇: 青岛市中心血站举办第十届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联谊活动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