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11.22”事故后青岛市中心血站采供血人员的感人时刻

血站3天时间共采血2550人92万毫升 全站工作量是平日的2.5倍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3-11-27 16:41:00 点击:-

 

“再苦再累,我们也要保证事故伤员救命血的供应”,青岛市中心血站护士宋雪坚定地说。血站的白衣天使们,为了保证“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的伤员得到及时、足量、安全的救命血液,他们牢记使命,默默奉献,从血液采集到滤除白细胞,从血液离心,到成分制备,再到检验,他们不辞辛劳,不分昼夜,加班加点,使血液持续保持在最高库存线以上。时刻做好充分准备,需要什么血液成分就提供什么,什么时间要,就什么时间送到,保证了救命血的及时供应,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青岛市中心血站设在开发区的献血服务部是事故发生的所在地。他们承担着黄岛区、开发区、胶州市3地的供血任务。

事故发生后,大量伤员的救治急需血液,青岛市中心血站将伤员的血液保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血站的统一指挥下,开发区献血服务部主任韩丽、副主任李继明始终坚持在一线协调和安排工作,开发区的采供血工作紧张有序进行。开发区血站有17名工作人员,大都是80后的医护人员,他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挥洒自己的青春热血,坚持奋战在采供血一线。

由于广大市民的献血热情高涨,采血人员显的异常紧张,在家休班的、胶州和黄岛的工作人员得知后陆续赶过来支援。连续3天,他们早上五六点出发上班,晚上工作到10点甚至凌晨,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有的连续工作达36个小时。他们用3天时间完成了近1个月的工作量。

11月26日上午,一直在开发区献血服务部采供血一线忙碌的检验人员董淑芬,由于连续工作3天,身体虚弱,连续两次晕倒在血液制备的工作台旁。护士王捷,是黄岛佳世客献血屋的采血组长,23-25日,前来献血的市民排成了长队。她在连续工作3天的情况下,顾不得休息,一直坚持在采血一线。她带领4名医护人员耐心服务,认真采血。担心影响采血,让排队的献血者等待时间太长,他们不敢喝水、顾不得吃饭,每天晚上采血到9点, 3天采血400余人,创造了献血屋采血记录。

23日,护士顾文琴在白天工作一天后,晚上又接着接收血液、录入信息、往医院发往血液,一直工作到凌晨1点多。护士许燕,是一个3岁孩子的母亲,在连续工作24小时候,本该周末去考驾照的她,依然放弃考试,奋战在一线采血,连续工作达36小时没有回家,但她任劳任怨。孩子想妈妈了,她只好通过电话安慰几句。

副主任李继明,妻子出差了,本该休假照顾孩子的他,依然放下孩子走上采供血岗位。已经怀孕几个月的医生周慧、护士许燕,拖着笨重的身体加班加点和其他同事一样工作。刚参加工作的张培培,不仅自己坚持在一线采血,还让男朋友也加入了志愿服务的行列。

驾驶员高岗绪,每天忙于血液的运输和物料的配送、补充。他家住黄岛柳沟小区,是血站受事故影响的唯一的工作人员,他家楼房玻璃破损,家里在断水、断电、断暖气、断燃气无法居住的情况下,自己不声不响,每天早上6点又早早出门默默在岗位上工作。

事故伤员的救治工作牵动着岛城市民的心。他们纷纷通过献血的形式,表示对伤者的援助。其他采血点也涌现了众多的爱心市民。血站为满足他们的爱心需要,全部开放所有献血场所。医护人员不辞辛苦,坚守工作岗位。如在哺乳期的迟爱娟,是李村车组的一名护士,在身体不适情况下仍每天加班加班采血,由于中午不能回家,晚上也工作到8点多,家中老人只好抱着孩子来采血车让孩子吃奶。

这一幕幕感人的场面,不仅出现在采血一线,在站上从事成分加工制备、检验、血液发放运输、物资筹备运输的工作人员,也没有时间概念,加班加点,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着。他们是一群可爱的白衣天使,用爱心谱写出一曲救死扶伤的动人赞歌,展现了卫生行业工作人员良好的执业品德。

青岛“11.22”事故,牵动着全国各地的采供血工作人员的心,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关心和支持。目前青岛血源充裕,库存充足,青岛市中心血站表示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标签:青岛市中心血站   白衣天使   献血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