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文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文化建设为引领,把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作为培养、教育医生的准则,重视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真正把“人文医疗 温馨海慈”的服务理念渗透到医疗服务的细节中,努力为病人提供体贴细致的服务。在医疗过程中,考虑病人在心理、经济负担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满足医疗原则的前提下,尊重个人需求,让病人感受体现人文关怀的医疗照顾。努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青岛海慈医院住院病人自付比例在我市同级医院中是最低的。
积极发挥专业和学科特色优势,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一是紧紧围绕学科和人才,强化专业特色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人才。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4个,分别是:肺病、针推康复、中医心血管和护理专业,肺病科今年还成为卫生部临床重点中医专科。现有各级重点、特色专科25个,其中国家级重点专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6个。引进放疗、心胸外科、骨科、肿瘤、肛肠等学科人才,选送37名中青年骨干赴国外进修深造。
二是不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随着“国医堂”项目的启用,医院硬件条件得到改善,建筑面积达到10万平米,编制床位达到1408张,引进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增加了放疗专业,更新了核磁共振、CT、DSA、彩超等大型医疗设备。与“国医堂”启用前相比,门急诊人次增长8.4%,出院人次增长19%,手术量增长14.5%。
三是积极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青岛海慈医疗集团旗下的青岛市中医院有50余年历史,是全省中医院中的佼佼者。汇集了岛城众多中医名家,现有国家、省、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0人,中医药名家20人,名中医工作室4个。名中医专家门诊、针灸、推拿、小儿推拿、冬病夏治、三九贴敷、中药熏蒸、膏方门诊、“治未病”、体质辨识等广受欢迎,“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是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年来,冬病夏治和三九贴敷人次每年递增30%,今年贴敷3万人次。开展中医养生大讲堂、博士讲堂、健康超市、养生保健宣传月等义诊咨询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改进服务模式,完善便民惠民措施,方便群众就医
一是完善服务举措,改进服务模式,方便病人就医。如开展电话预约、诊间预约挂号,减少病人等候时间。启用医生、护士工作站、电子叫号系统,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专设门诊服务总监,开展无节假日门诊、夜间门诊服务、五彩志愿服务、温馨直通车、代煎中药、免费提供轮椅、热水,门诊化验单自助打印等便民措施。
二是通过优化护理服务模式,提高患者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率100%,创新性的开展了病房流动护士工作站、床单元六步星级处置、母婴床旁护理等举措,把护士还给病人,让护理工作更加贴近病人需要。
三是重视民意,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开展市民开放日、媒体看医院、患者公休座谈会、定期发放行风和满意度调查问卷、设立意见箱等多种形式,认真听取群众对青岛海慈医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落实到位,提高社会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