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举行“院长谈服务”活动

来源:本站|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2-4-6 14:25:00 点击:-

 

2011年,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建设医院优质服务方面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发挥特色专科龙头作用、“标准化护理病房”、加强医患沟通、对导诊进行专业培训等措施全面提升医院现代化服务水平。

今年,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门急诊量与出院病人数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据调查,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病人满意度始终在不断提高,现在病人满意度已经提升到98%以上,为医院迁建升级做好了充分准备。

发挥特色专科龙头作用,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2011年,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特色专科建设取得新进展,妇产科的子宫肌瘤自凝刀射频治疗、内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被评为青岛市卫生行业特色专科;消化科内窥镜技术降低创伤,为岛城千余患者保住了胆囊;骨外科开展了多发性肋骨骨折切开复位肋骨板内固定新手术;神经内科新开展了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期脑卒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呼吸内科开展了支气管镜下治疗;糖尿病诊疗中心开展了胰岛素泵的应用,各种药物的组合,并逐步形成特色;心内科介入工作开展经胸壁、经静脉临时起搏,同时开展了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工作;继续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参加并指导了胶南市高血压综合防治项目;放射介入共完成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与急诊科协同开展了我院首例肾造瘘术。

2011年,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成为卫生部在青岛市唯一的全国病理切片远程会诊系统成员单位,使患者不必千里迢迢离开青岛,在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即可享受到由全国知名病理专家进行远程病理切片会诊,为患者提供更加权威、快速、准确的病理诊断。如今,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已经形成了“特色专科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医院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标准化护理病房”理念,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优质护理服务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在护理管理中,积极探索新型护理模式,提出了“标准化护理病房”的理念,即从患者需求角度出发,为患者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全过程提供一系列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首先,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从航空公司聘请了专业老师任教,以空姐服务标准为范本,对护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服务礼仪培训和普通话培训。

其次,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患者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全过程制定专业服务标准并做成小册子,随时供护理人员学习参考,并对患者的护理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到人”。责任护士不仅负责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治疗等护理工作,还承担对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沟通和健康指导等全过程护理服务。

第三,手术室创立护士对患者的“全程陪伴”护理模式,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均有护士对患者进行专业、贴心、细致的沟通和服务,同时推行“细节告知”程序,让患者获得充分知情等。“标准化护理病房”的开展,受到了患者的高度赞扬,医院满意度不断提高。

开通科室微博,实现医患沟通零距离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为消化科、妇产科、普外科、创伤外科等相继开通博客和微博,凭借网络的便捷,加强与广大市民沟通交流。

博客除了展示科室医疗技术和护理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外,还为提问者解疑答惑,指导患者出院后的饮食及注意事项,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同时医院对患者提出意见或建议一一梳理并及时整改。

微博的开通,为医生和患者之间搭起了一条“高速信息公路”,进一步实现了医患沟通零距离。微博自开通以来,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目前粉丝已超过2万。为此,医院正在计划为更多的科室及专家建立博客和微博,以满足广大群众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

导诊不仅有微笑,更有内涵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特别选拔了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了解患者需求、熟悉医院科室情况的人员担任导诊服务,并进一步对导诊制定了《岗位服务敬语》,进行了礼仪、普通话和岗位服务培训,使导诊人员做到不仅仪表端庄大方,更能够根据患者的主诉及症状等迅速做到正确分诊、咨询和引导。同时,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安排综合素质高、协调能力好的人员负责巡诊工作,主动帮助高龄、残疾及体弱患者全程就医。通过电子屏幕公示坐诊专家信息、设立专家宣传牌等形式,方便患者迅速找到就诊科室及就诊医生。

建项目顺利推进,今年将完成主体封顶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卫生局的关心支持下,各相关部门高度配合,项目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地下室垫层、抗浮锚杆、防水施工已完成,正在进行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施工,室内精装设计方案深化以及电梯招标、弱电智能工程招标等工作,计划今年完成主体封顶。

项目估算投资为5.799亿元,占地88.78亩,编制床位800张。设计楼层14层,其中地上13层为医疗用房,地下1层用作停车、设备存放等使用。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患者停车需求,设计停车位657个,其中地下250个,地上407个。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便重点考虑了功能布局和就医流程,指定医务科、护理部参与到医院迁建工作中,组织专业医护人员到上海多家医院进行参观学习,多次组织使用科室研究讨论,以确保项目设计方案在符合相关建设标准的同时更加满足医疗服务需求。项目建成后,医院急诊、门诊、医技、病房、手术、后勤等功能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并投资5000余万元购进1.5T MR、64层CT、DSA、数字胃肠机、口腔全景机、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流水线、胃肠镜、胆道镜等一系列新设备。同时,医院以迁建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增设学科,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新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建成后,将是功能布局更加合理、诊疗流程更加科学、就医环境更加舒适、医疗服务更加优质的三级综合医院。

今年工作目标及新举措

1、制定诊疗“标准流程”,全面提升医护服务质量。

2012年,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将进一步完善“标准化护理病房”内容,并逐步制定各科室专业诊疗标准流程并责任到人。如:输血流程、门诊手术流程,“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服务标准等,进一步加强医疗行为规范建设,促进各临床科室协调、高效运转,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

2、以医院信息化建设为平台,方便患者就医。

以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HIS系统建设为契机,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凭借信息化平台,减少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进一步完善合理用药控制和药品比例控制统计分析工作;以电子病历为中心,做到临床路径、医保、临床药物管理三位一体,全面加强质量管理,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百姓就医负担。

3、投入资金,优化医院就诊环境。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部分设施陈旧、床位不足、硬件滞后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虽然新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已开建,老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面临搬迁,但仍然要在老院区进行必要的建设。对此,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已经通过缩减医护人员空间、完善院内基础设施、增加停车位、购置新设备等措施,为百姓就诊提供了相对舒适的环境。今年,将继续投入资金,添置彩超、台式灭菌器、数字胃肠机等医疗设备;通过粉刷房屋、美化病房等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就诊环境。

4、继续推进医院迁建项目建设,早日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市卫生局的要求,全力配合好项目建设工作,今年完成项目主体封顶、内部装修方案深化并力争早日开始内部精装修工作,加快完成各阶段工程建设,使新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尽快投入使用,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继续开展其他便民措施。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