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结核病疫情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人们错误的认为结核病已经不是严重的问题而减少了对结核病控制的资金投入,再加上流动人口增加,不规范治疗造成大量的耐药病例,以及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的增加等原因,全球结核病疫情在许多国家又卷土重来,而且全球结核病发病率正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
结核病是全世界成人因传染病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结核病在全球的流行,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993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处于结核病紧急状态。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有近1/3的人已感染结核杆菌,也就是约20亿人口感染了结核菌。全球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2000万,每年新患结核病人约800-1000万,每年约有170万人死于结核病。
我国结核病疫情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结核病疫情出现了明显的回升,结核病控制的形势仍十分严峻。我国是全球 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我国结核病的疫情特点主要表现为“六多”
1、感染人数多,全国有多达5.5亿的人口感染了结核菌,约占全国人口的45%,明显高出全球平均感染水平。
2、患病人数多,目前估算全国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50万。
3、新发患者多,全国每年新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130万。
4、死亡人数多,全国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
5、农村患者多,全国约80%的结核病患者集中在农村,而且主要在中西部地区。
6、耐药患者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每年新发生的耐药结核病人中,1/4在中国。
结核病的传染性
肺结核是一种传染病,但不是所有类型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也不是任何一个结核病人在其患病期间的任何时候都具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由于肺脏与外界相通,在肺结核病发展、恶化或形成空洞时,病变中的结核菌大量繁殖,通过支气管排出体外,造成结核菌传播,这样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像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脑膜结核、淋巴结核等)通常不具有传染性。结核病传染的程度主要受结核病人排菌量、咳嗽症状以及接触的密切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但病人治愈了,就不再成为传染源。
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一经治疗,其传染性迅速下降,接受治疗两周后,特别是两个月内痰中结核菌迅速减少,细菌的活力也受到抑制或完全消失,对周围人群已多无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按照规定的治疗方案和疗程治好后,肺内病灶消失或形成硬结、钙化,痰中也查不到结核杆菌,因此已不具有传染性。
结核病的感染与发病
没有受过结核菌感染的人群具有普遍的易感性,尤其是与排菌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最容易感染结核菌,如肺结核病人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儿童)、医务人员、在通风不良的集体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等。感染后仅有少部分人发病,主要与机体对结核菌的抵抗力有关。幼儿、青春期少年、老人和营养不良者、尘肺、糖尿病患者、胃切除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最容易患结核病。
学校应如何预防肺结核病?
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人员密度大、相互接触较为密切,一旦发生结核病疫情,如处理不及时,易造成暴发流行。如何预防肺结核呢?我们常常说的新生儿“出生第一针”就是接种卡介苗,这就是预防肺结核的。但是,接种卡介苗主要对儿童期发生较严重的结核病有预防作用,对学生及成年人的结核病预防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们要预防肺结核的发生,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积极发现并治愈在校学生中的肺结核病人。如果发现连续咳嗽、咳痰两个星期以上或者有咯血等症状的学生,就要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报告校医和学校领导,并尽快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带同学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对确诊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要实行休学,在家治疗,由家庭所在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病人的治疗和管理,传染性消失后,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诊断证明方可复学;非传染性病人在治疗期间可以继续上学,但要在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的指导下,确保正规治疗。肺结核病人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2-3个星期之后,一般传染性就会逐渐减低,但必须正规治疗6-8个月才能够彻底治好,否则就可能产生耐药,结核病就很难治愈,而且容易复发。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教室和集体宿舍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咳嗽、打喷嚏的时候应该将手纸巾捂住嘴巴和鼻子,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对结核病人应给予关怀和照顾,不应该歧视。结核病患者自己也要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会有助于康复。
耐多药结核病,为什么如此可怕?
1、诊断复杂:一个普通结核病人,诊断仅需留3个痰标本,至多再需要一张胸部X线片或CT,一般2~3天即可作出诊断;而耐多药结核病诊断完全依赖实验室。要判断一个结核病人是否是耐多药结核,痰涂片后需要继续做痰培养,痰培养阳性后还需要做药物敏感试验。总时间需要2~3月。且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均需特殊的设备。
2、治疗周期长:一个普通结核病人,治疗周期一般为6月。耐多药结核病人治疗周期18~24月,甚至36月,是普通结核病人的3~6倍。作为最重要的二线药物之一,注射剂(如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等)使用时间至少6个月以上。
3、治疗药物多,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治疗普通结核病人的一线药物约为4~5种,不良反应率不高;而耐多药结核病人治疗药物至少5~6种,且是不良反应率较高的二线抗结核药物,如卷曲霉素,环丝氨酸,丙硫异烟胺等。
4、治愈率低:目前,普通结核病人治愈率多在85%以上,我国已超过90%。而耐多药结核病人最高的治愈率只有50~60%左右。也就是说,现有的条件下将有一半的耐多药结核病人无法得到治愈。
5、药品费用昂贵:据估计,我国一名普通结核病人6个月治疗药品总费用在几百元左右,而一名耐多药结核病人24月治疗药品总费用接近2万元,是普通结核病人的130倍!若加上各项检查、培训等费用,则将超过200倍。
6、威胁还在不断增加。尽管耐多药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如此困难,然而,耐多药结核病造成的威胁仍不断增加,表现在:(1)治疗药物资源有限。目前已公认的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有效的药物均是我们现在或以前使用过的药物。在选择病人治疗方案时经常遇到难以选择的尴尬。更为严重的是,作为最有效的口服二线药物之一,氟喹诺酮类药物在许多地区被无限制的滥用。这一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久我们就会发现这一能对付耐多药结核病的有效武器也失灵,我们同耐多药结核病的斗争将更为困难。(2)严重耐多结核病(XDR)的出现。耐多药结核病已经令我们感到应对困难,从2006年起,一种更为严重的结核病(即XDR,翻译为严重耐多结核病)被提出,即在耐异烟肼以及利福平基础上,对两种最主要的二线抗结核药物-注射剂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也耐药。据调查,XDR占耐多药结核病的1/10。目前,XDR的治疗基本上已是无高效药物可选,预后可想而知。实际上,我们在临床中已经遇到过对目前所有抗结核药物都耐药的病人。也许有一天,这种病人会成为我们最主要的挑战。(3)HIV合并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这是两种极难对付的疾病,然而,这两种疾病已经合并出现。
国家免费政策
结核病防治所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在治疗期间,可免费进行三次痰检,免费拍两张胸部X线正位片,免费获得6~8个月的抗结核基础药品。
2012年3月24日第十七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2012年3月24日是第十七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届时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举办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大型宣传活动,并在学校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
2011年第十六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活动现场
附件:各区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地址与电话:
单位名称 |
地址 |
电话 |
青岛市胸科医院 |
重庆中路896号 |
84826515 |
青岛市中心医院结核肺病防治研究所 |
四流南路127号 |
84961734 |
胶南市结防所 |
胶南市人民东路2号 |
85173116 |
胶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胶州市福州南路98号 |
82237812 |
即墨市市南医院 |
即墨市烟青路95号 |
88562229 |
莱西市市立医院 |
莱西市威海西路8号 |
66898750 |
平度市呼吸病防治所 |
平度市常州路224号 |
88329106 |
市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徐州路90号 |
82678616 |
市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德平路3号 |
82817969 |
四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抚顺路25号 |
83779692 |
李沧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北园路5号 |
87062953 |
崂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辽阳东路35号 |
66711330 |
城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山城路201号 |
87968225 |
黄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富春江路236号 |
86996621 |
黄岛区中医院辛安分院 |
黄河中路429号 |
868198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