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资讯 >> 正文

与人为“疝” | “日间疝”微创手术:今天入院,明天出院!

来源: 时间:2024/10/29 17:02:00 点击:-

在日常生活的微妙瞬间,
您或许偶遇过这样的谜团:
腹壁接近隐秘之处,
一个包块蓦然显现,
而变换姿势后又仿佛遁形无迹。

疝气,
作为外科医学中的一位非请自来的“过客”,
时隐时现,
于平卧时似乎消逝无形,
而站立或负重时则复又显现,
令人捉摸不定。

20多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消化中心胃结直肠外科大力发展疝与腹壁外科,熟练开展小切口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TEP),切口疝修补术(ONLAY、SURBLAY、IPOM)等术式,2016年以来更是率先在西海岸新区成功开展腹腔镜下腹膜外切口疝修补术(TES、TAS)、腹腔镜全内脏囊分离术(TVS)、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等。

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为每位患者悉心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近来更是推出了“日间疝”手术方案,即患者在门诊完成简单检查,仅需要住院一天完成手术,第二天就可出院回家,住院时间短,等候周期短,花费少,疼痛轻。
日行一“疝”,尽“疝”尽美!

总之,疝气虽小,但来者不善,秉着勿以“疝”小而不为的初衷,用最小的创伤为患者带来最大的实惠,日行一“疝”,“疝”始“疝”终,新区中心医院消化中心胃结直肠外科疝与腹壁外科诊疗组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科普TIME
一、什么是疝

疝,俗称疝气,是外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定义为体腔内组织或脏器离开本来的位置,通过薄弱点或腔隙进入另外一个区域,腹部疝最为常见,又以腹股沟疝最常见,占到所有疝的90%以上,简单的说就是发现腹股沟区有个包鼓起来了,揉一揉,按一按,又消失了,站着走路时出来了,躺下休息时又没了。

疝的发病率很高,且不分年龄段,男女老幼皆可发病,当然,腹股沟疝更加偏爱男性,股疝则更多见于女性。

腹外疝可发生于多个部位,常见的如腹股沟疝、股疝、脐疝、切口疝等,腰疝、腹白线疝、闭孔疝等特殊部位的疝则相对少见,腹内疝常见的如肠系膜疝、食管裂孔疝等。

二、疝的危害

大多数疝,尤其是腹外疝初起阶段,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多大危害,也因此不被重视,而一旦出现“嵌顿”,也就是疝内容物(多见于肠管)卡住了,就会出现剧烈疼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甚至可导致肠坏死等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出现。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疝,表现为胃向纵膈移位,或者称为“胸腔胃”,它的表现以反流、烧心等症状为主,许多患者因夜间反流会在睡梦中憋醒,而且还会诱发反复的肺内感染,严重影响患者进食和睡眠质量。

三、疝的治疗
既然疝可以造成那么大的后果,为避免发生嵌顿等情况还是应该早诊早治。1-1.5岁的婴幼儿因为机体发育不成熟尚有自愈可能,2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疝几乎没有自愈的可能,即便平时应用疝气带可以临时防止突出,但并不能让缺损的腹壁进一步生长愈合,因此,外科手术还是首选方案。尤其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创”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创伤小,术后血清肿、疼痛等并发症少,极大减轻了患者的身心负担。


作者简介


肖鹏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消化中心胃结直肠外科副主任医师
门诊出诊时间:周三普通门诊、周六专家门诊


毕业于泰山医学院,曾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作六年,2002年即开始接受腹腔镜技术及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培训,擅长胃肠道肿瘤、急腹症、胆道疾病、甲状腺疾病的外科诊治,尤精于疝与腹壁外科。2012年在青岛西海岸地区开展腹腔镜疝修补术,2018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微创外科进修学习疝外科及胃肠道肿瘤的腹腔镜治疗,积累了丰富的腹腔镜下消化道疾病的外科治疗经验及疝外科治疗经验,熟练运用各种术式治疗腹股沟疝、股疝、腹壁疝、食管裂孔疝,近年来成功开展西海岸地区第一例腰疝的后路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R-TEP术式),第一例腹腔镜下切口疝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S术式),第一例腹腔镜下脐疝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VS术式);开口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花费少,术后并发症几率低,复发率低。

标签: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