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我们的记忆中,宝宝都是在摇晃中入睡的,越是哭闹的宝宝越要好好摇晃,但是最近一条微博却提醒我们,对宝宝的摇晃可能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并非耸人听闻。”昨日,记者采访了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王念蓉主任及重医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梁平主任等,专家们表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医学理论,值得家长们重视。
梁平教授称,临床上,过度摇晃婴儿可能导致其脑部血肿,尤其是1岁半以下的婴儿,由于大脑发育还不完全,脑组织及结构抗压能力不高,如同盛放在颅骨里的嫩豆腐,脑组织和颅骨间并无连接。同时,脑组织和颅骨之间空腔比较大,当孩子受到一定频率长时间摇晃时,脑组织与颅骨之间会发生碰撞,严重者可能形成硬膜下积液。一旦出现空腔和积液,孩子继续受到晃动,大脑也会跟着震动,头盖骨和大脑之间的静脉被挤压,血流受阻,严重者可能出现失明甚至死亡,但临床上,这种发生率极低,医院尚没接诊到确诊病例。
王念蓉主任表示,因为过度摇晃,可能造成脑部小血管破裂,轻者发生智力低下、肢体瘫痪,如果视网膜受到影响,还可导致弱视或失明。
宝宝促睡有讲究
王念蓉称,宝宝是否睡觉,是大脑中枢在支配控制。如何有效促使宝宝睡觉?尤其是3个月以下的宝宝,有很大讲究。婴幼儿哭闹想睡觉,母亲温柔的怀抱和抚触能起到很好的安慰作用。如果孩子睡在摇篮中,不要用同一频率长期摇晃,3—5分钟的短暂轻摇没有问题。因为,同一频率下晃动,可能引起脑部震荡。最有效的办法是:将宝宝放在床上,用手轻拍或抚摸宝宝的背,轻轻哼摇篮曲。(记者黎奎)
两种睡眠不好
王念蓉主任称,除了摇晃促使宝宝睡觉,还有两种不良睡眠方式容易被大人忽视:第一是搂着宝宝睡。因宝宝的头离大人的嘴近,会过多吸入大人呼出的废气。搂着宝宝,限制了宝宝睡眠时的自由活动,难以舒展身体,影响血液循环。
第二是开着灯睡觉。很多大人为了方便,通宵开着灯。由于宝宝的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适应环境变化的调节机能差,光亮会改变其适应昼夜自然规律,导致睡眠时间缩短,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其患近视眼的几率比同类正常孩子高。
- 上一篇: 又一年轻IT男猝死了,职场压力频频迫害人命
- 下一篇: 地铁竟然成了性骚扰的主要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