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其实心理咨询在国外医学上已经发展许多年了,是西方社会不可缺少的医学组成,但是我国却始终未能发展壮大,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压力加大,我国的心理咨询业开始崭露头角,如今,心理诊所和咨询室越开越多,档次规模不一,治疗方法各异,价钱也越标越高,其可信度却令人生疑,记者通过暗访发现了心理咨询行业的种种乱象。
落脚小区
隐蔽难找称是“国际惯例”
通过电话预约,记者来到海淀区一个住宅小区,预约的这家心理咨询室就在小区深处一栋居民楼的4层,如果不是在电话中详细问清了地址,一般人很难找到这个地方,因为无论是楼门外还是这个单元居室的门外,没有任何标志表明这里有家心理咨询室。
这是一套中等装修的两居室,被隔成了三间屋子,每间小屋摆设有简单的桌椅。门口有张办公桌,上面摆着电脑,一个20多岁的女孩在值班,主要负责接电话和预约。“你们这个咨询室怎么开在居民楼里?”“这个小区是商住两用的,可以经营。”“为什么不挂牌呢,这也太难找了吧?”“这个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国际惯例,不挂醒目标牌, 不开在闹市街面,主要是为了保护咨询者的隐私,很多人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也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求助心理医生。”女孩回答得十分纯熟。女孩办公桌旁边的墙上挂着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执照上写的机构名称是“咨询公司”,但经营项目中并未看到“心理咨询”的字样。
女孩给记者介绍,他们这里一共有四名心理咨询师,轮流值班。“全都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有证书的,很有经验,我这里有照片和简介,你可以挑,挑自己看着顺眼的,这样咨询效果会更好。”在事先的电话沟通中,这个女孩曾断言记者的症状“初步诊断为抑郁症”,可见面后她表示自己并非咨询师,而是“咨询师助手”,她的诊断依据是“我们这里接待过不少您这种情况的,大多数都是轻度或者中度抑郁症”。
记者在女孩的介绍下,选择了一名咨询师,其实也没有更多选择的余地,今天值班的只有两个人,记者选了一名女咨询师,半小时后,这位咨询师来上班了。记者提议,能否先聊10分钟,看看沟通是否顺畅再决定要不要继续进行,咨询师有些不情愿地答应了。她询问了记者一些问题,诸如“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以前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想不想和家人朋友诉说”等,然后她表示:“你现在肯定属于精神抑郁,但是到什么程度还需要专业问卷的检测评估,才能确定治疗方向和疗程长短。”“我这种情况一般需要多长疗程?”“不好说,但最少一个疗程是必须的,起码8次到10次才能缓解。”记者还想再问,可咨询师明显不耐烦,催着记者登记交费。记者以“回去再考虑一下为由”匆匆告别。
收费悬殊
一小时开价从几十到上万元
在暗访中,心理咨询的收费标准也是令记者大惑不解的一个问题,咨询了多家机构后,记者打听到了所谓的收费“行规”,三级咨询师,一般也叫做见习或者实习咨询师,收费是一小时100到200元,可以独立执业的二级咨询师,收费大约400到800元一小时,如果是某领域有专长的资深咨询师,则高达1000到1500元一小时,这只是大概的收费标准,而具体实施起来,由于疗程的长短还有其他一些专业手段的运用,不同机构的收费差别就更大了。
在和记者电话沟通的5分钟之后,根据记者所说的症状,一家心理咨询机构表示:“最少做一个疗程,6次,一周一次,咨询师为国家二级,每小时500元,因为你的焦虑情绪比较严重,建议你进行催眠疗法,所以一个疗程的总费用是4000元左右。”
另一家以咨询师名字命名的心理工作室则表示:“问题并不严重,聊一两次就会有明显效果。一次需要深谈两个小时,1小时收费400元。”
还有一些咨询机构则满嘴是让记者听不懂的专业术语,称这些专业的心理学疗法都是目前国际最新的科研成就,收费当然不菲。一家机构给记者发来一份收费清单,标明除了按小时收费的咨询之外,最好再用一些其他的手段,诸如“催眠治疗3800元(5次),单次1200元;家庭系统排列治疗3800元(疗程3次),单次排列1800元,沙盘疗法单次800元……”他们还极力劝说记者请一位私人心理医生,这样就可以贴身随时解决心理困扰,收费是18000到38000元,提供包年服务。
动辄数千上万的收费算是心理咨询中的高端阶层,然而收费“低端”的也不乏其人,一名心理咨询师给出的价格是“面询100至150元/小时、深度咨询200至300元/小时;电话咨询80元/小时;网络咨询60元/小时”。明显低于“行规”,他的咨询时间是“工作日晚上7点到9点,周末全天”,工作室就是他的住所,很明显是利用业余时间赚点外快。
记者从回龙观医院了解到,目前物价部门对市医疗机构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收费有着明确规定,副主任医师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价格为每半小时50元,而对私营的心理咨询机构收费标准却没有明确界定,这就为一些从业者漫天要价提供了可乘之机。
- 上一篇: 伟哥造假,专业人员都不好区分
- 下一篇: 手工皂虽好,但制造标准尚未标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