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资讯 >> 正文

进口化妆品须中文标注 商家大多不守“规矩”

来源:网络 时间:2008-1-3 8:47:00 点击:-

自1月1日起,生产企业标注化妆品成分时,凡目录中已有的成分,必须使用目录中规定的标准中文名称,这是卫生部此前出台的规定。但记者昨日走访郑州市场发现,许多商家并没有守“规矩”。

  

  化妆品成分“雾里看花”国家出台相关规定规范

  

  补水因子、美白精华、植物精华……目前,在一些进

口化妆品的成分说明中,大量存在着这样“高深”的词汇,再加上一些不规范的名词或概念,总是让人有些“雾里看花”的感觉,其中一些英文或日文的成分说明更让消费者觉得迷惑。

  为了规范这一现状。此前,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的通知,要求生产企业在化妆品标签说明书上进行化妆品成分标志时,凡标志目录中已有的成分,必须使用《目录》中规定的标准中文名称。也就是说,在化妆品的成分标志中,不允许再使用各种含糊的概念,必须严格按照标准中文名称来标注。

  

  记者走访郑州市场大多商家不守“规矩”

  

  昨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华联、大商新玛特金博大店,发现大部分进口化妆品外包装上没有注明中文原料成分。一部分虽然标注了成分,却用了概念性词语,如有的标注含有“某某原料提取的维生素”,而按规定应该标注出是何原料?是维生素A还是维生素E?北京华联一楼的OLAY化妆品专柜的一名女销售人员说:“OLAY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已经销售很长时间了,我们的产品一直都没有中文成分标注。”记者问及是否知道2007年底卫生部公布的《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规定时,女销售人员说:“对于刚公布的规定,公司需要一些时间来履行,目前出售的化妆品还没有中文成分标注。”

  “我们的产品完全来自美国,每一个产品上之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如果测试过程中,有一个人过敏一次,整个配方就会被推翻。在瓶子和包装盒上是英文标注,但说明书上有中文标注。”在新玛特一楼的倩碧化妆品专柜,一名女销售人员边说边拿出说明书,在说明书上记者只看到几款护肤品的使用方法,却没有原料成分的说明。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