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资讯 >> 正文

24小时售药牌成摆设 青岛9成店22时前打烊

来源:网络 时间:2007-12-18 10:43:00 点击:-
   挂着“24小时售药”的牌子,却鲜有真正24小时售药的商家—— 九成药店不到22时就打烊

    夜间,尤其时值寒冬,对于急需用药的市民来说,小区附近的24小时药店无疑是“及时雨”。可是近日,市民王先生却遭遇尴尬:因闹肚子打车到附近药店买止泻药,先后转了十几条街区的十几家药店,但均吃了闭门羹。

    为此,前晚21时至次日凌晨2时,记者随机对分布于岛城多个区域的50家药店进行了暗访,结果发现这50家(包括6家挂有“24小时售药”牌子)药店,除1家设有夜间售药窗口外,其余的在23时之前全部大门紧锁,停止营业,其中46家药店22时之前就已全部关门,占到记者所调查50家的92%。

    跑了5个小时、50家药店,仅一家夜间提供药品

    21:25, 莱芜二路。记者刚刚到达位于莱芜二路的安盛堂大药房,店员便拉下了卷帘门,关门下班。住在该药店隔壁的业户对吃了闭门羹的记者说:“这家算关门晚的啦,对面那几家不到九点就关了。”记者这时才发现,距该药店不足100米范围内的国风、丰硕堂、百姓阳光、海王星辰、胶东五家药店中,除丰硕堂店内灯光依稀可见外,其余四家早已大门紧锁。记者走进亮着“24小时售药”灯箱的丰硕堂药店发现,别的店员早已下班,店内只有一名35岁上下的中年男子,当记者问及其是否为药师时该男子回答说:“算是吧。”可当记者提出看看其资格证时,该男子说没有证件。

    22:30,云霄路。记者来到了夜间人流较大的云霄路,试图找到一家真正“24小时售药”的药店,可沿着云霄路一路向北,再沿着闽江路往东一直走到燕儿岛路,在近30分钟的步行中,记者还是没能找到一家营业的药店。

    00:30,台东。在出租司机的好意推荐下,记者打车来到了位于台东三路步行街的医保城,可除了看到关得死死的药店卷帘门上“夜间售药”的大红字样外,看不到任何营业或者夜间售药的迹象。

    00:50,威海路。仍不死心的记者随后来到了位于威海路的北京同仁堂青岛威海路店,可门口挂着“夜间售药”牌子的该药店依旧大门紧锁。

    02:00,团岛。该区域居民中老年人口比例很大,有很强的用药需求。可当记者来到位于贵州路和四川路交叉口的某药店时,发现的是紧锁的大门以及被丢弃在该药店后门的标着“24小时营业”的灯箱。

    记者从21时直至次日凌晨2时,之间5个小时,跑遍了市南、市北的十几条街道、50家药店,而且这些药店大多位于市重点商圈或者居住较集中的住宅区,人流量、用药需求均相对较大。遗憾的是,仅仅发现了一家可以夜间提供药品的药店。繁华闹市区尚且如此,可以想见,在岛城那些较为偏僻的区域和广大农村,老百姓想要在夜间“求”一药该有多难。

    “24小时售药”,不仅仅是服务承诺的问题

    药店提供“24小时售药”服务,本意是为了方便顾客买药,为半夜三更突然头痛脑热的市民提供应急药物,这是值得称道的。尽管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夜间购药顾客少、营业成本高,有点“入不敷出”,而且还有治安防范等问题。然而,药店既然作出了24小时服务的承诺,就应该按照承诺,安排好值班人员,保证夜间药品正常供应。像这种挂出了“夜间售药24小时服务”的牌子,实际却无人值守、“忽悠”顾客的做法,不但缺乏诚信,还让顾客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更为严重的是,还有可能因此延误时间,影响病人的及时治疗。

    其实,关于药店24小时售药的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年出台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五条第五款明确规定:药品零售企业应“具有能够配备满足当地消费者所需药品的能力,并能保证24小时供应”。由此看来,“24小时售药”,不仅仅是个服务承诺的问题,而且是开办药品零售企业必备的条件,是药店必须做到的。

    既然如此,药品监管部门完全有理由加强监管,督促药店切实做到“24小时售药”,不能任其“忽悠”市民,不能监管缺失。同时,笔者认为,目前药店之间竞争激烈,即便法律法规没有硬性规定,对一些精明的药店经营者来说,出于更好地为顾客服务、提升自身竞争力、打造自身品牌的考虑,“24小时售药”也是有必要的。

    但愿药店能真正做到“24小时售药”。

相关内容: